受今年第17号东北冷涡持续影响,预计未来一周(7月15日午后至7月21日)辽宁多雷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降水分布极其不均,易出现局地暴雨或大暴雨(50~毫米)。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午后到前半夜,小时雨强20~40毫米,个别乡镇(街道)可达50~70毫米,雷雨时最大瞬时风力为8~10级。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2℃,西部地区最高气温为31℃~33℃,其他地区为27℃~30℃。
头伏饺子二伏面。今日头条版权图
一、天气形势分析
7月15日至21日,今年第17号东北冷涡维持在东北中北部地区旋转,不断有冷空气影响辽宁。白天受太阳辐射影响,低层温度高,午后到前半夜时段容易形成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对流潜势强盛。上述天气形势导致辽宁未来一周多雷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局地性、突发性特点明显。其中17日,受冷空气补充作用,东北冷涡加强,局部将有暴雨或大暴雨。另外,受东北冷涡影响,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2℃,无35℃以上高温天气。
二、强对流天气预报
7月15日午后至21日,辽宁降水分布极其不均,易出现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出现在午后到前半夜,小时雨强20~40毫米,个别乡镇(街道)可达50~70毫米,雷雨时最大瞬时风力为8~10级。降雨具体预报如下:
15日午后到前半夜,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盘锦地区和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有阵雨或雷阵雨(0.1~10毫米),个别乡镇(街道)有大雨到暴雨(30~60毫米);其他地区晴有时多云。
16日,全省大部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0.1~10毫米),其中本溪、丹东地区个别乡镇(街道)有大雨到暴雨(30~80毫米)。
17日,全省有阵雨或雷阵雨(0.1~10毫米),除大连地区外,其他地区的部分乡镇(街道)有暴雨或大暴雨(50~毫米)。
18~21日,全省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西部和南部地区降雨量0.1~10毫米,其他地区1~15毫米,个别乡镇(街道)可达25~毫米。
三、温度预报
预计15~21日,全省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2℃。全省最低气温为18℃~21℃。锦州、阜新、朝阳地区及建昌最高气温为31℃~33℃,大连、抚顺、营口、铁岭地区为27℃~28℃,其他地区为29℃~30℃。
今日头条版权图
今日“入伏”伏天长达40天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自7月16日起,“三伏”大幕正式开启,进入“烧烤+桑拿”模式。民俗专家表示,进伏这天的饮食一般有讲究,南北稍有差异,比如北方人会吃饺子,南方人习惯吃馄饨。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伏”是“伏藏”之意,喻阴气受阳气所迫而暂时隐藏于地下。“三伏”由头伏、中伏、末伏三个时间段构成。我国古代历法早就有伏天的推算,直到今天民间还沿用“三伏”一说。
古人确定伏天的推算标准是“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清嘉录》中有记载:“从夏至日起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天。”头伏和末伏固定为10天,中伏有时10天,有时20天。具体到今年的“三伏”,7月16日至25日为头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24日为末伏,伏天长达40天。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吕佳部分据新华社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