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道试题,每题2分,计2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国古代建立了体系严密的监察制度。下列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有()
①刺史②太尉③中书省④御使大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中国历史上的边疆观已经历了多年。它与王朝国家的边疆形态、边疆治理和边疆*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下列关于各朝代的边疆治理*策,说法正确的是()
A.西汉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B.唐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区*务
C.元朝设置北庭都护府负责管辖琉球和澎湖
D.清朝设置伊犁将*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历史地图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材料。右面地图所示内容()
A.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B.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老师让大家搜集辛亥革命前后的图片资料,同学们搜集的下列图片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②*花岗起义
③《民报》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5.《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一书中写到:“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占有只有0.93亩,到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文中内容显示出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6.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下列表格中的内容与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②年宪法
B.①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②《民族区域自治法》
C.①“一五计划”的纲领性文件②年宪法
D.①起零时宪法的作用②年宪法
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文中改革进入新阶段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主要是因为
A.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中共十四大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8.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末期,查理马特(至)上台,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赏赐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成名的义务,宣誓效忠。这体现出。
A.法兰克王国国王对基督教的信仰B.法兰克王国的日益衰落和腐败
C.西欧庄园的优势D.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制
9.下图材料中“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事件指的是()
A.
罗斯福新*B.戈尔巴乔夫改革C.美国独立战争D.新经济*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独立、谋求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有()
①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③召开万隆会议④卡德纳斯进行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1.B刺史西汉管监察事务,御史大夫秦朝管监察事务;太尉清朝管*事,中书省隋唐“三省六部制”中起草*令
2.D安息都护府是唐朝唐太宗时设立,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立,北庭都户府是唐朝武则天时设立
3.A4.C5.C6.D7.B8.D时间查理马特,赏赐与义务关键词故选D9.A强调美国吸取了苏联的国家干预经济,加上时间年10.C时间判断“二战后”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5道试题,每题2分,每空1分,计10分)
11.图一中①处是________国;图2中②处是南宋和金的分界线____。
1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13.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______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4.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这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遍布欧洲各地,这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______;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______化运动。
15.在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的基础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体系;__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答案:
11.燕大散关(2分)12.司母戊鼎景德镇(2分)
13.(2分)14.庄园集体(2分)
15.凡尔赛-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2分)
三、问答题(7分)(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16题计分)
16.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为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汉武帝为了推动儒学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答案:核心思想:“仁”。(1分)
贡献: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写出两点即可)(2分)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权机构。(2分)
影响: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
17.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么?这种形式有何影响?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的专制*策有哪些表现?
答案:
内容: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2分)
形式:八股文。(1分)
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分)
表现: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者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2分)
四、材料解析题(共2道试题,计23分)
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用材料一中图示的相关内容,说明文字材料中“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并简析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图A中共一大会址图B遵义会议会址图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材料二图A会议确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图B会议对于中国共产*自身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指出图C会议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并列举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国共产*的奋斗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18.答案:
(1)观点: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美国于年向英、俄、德、意、日、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2分)
时间:年。(1分)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分)
重要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1分)
关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之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言之有理即可)(1分)
相关史实: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发城市;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写出一点即可)(1分)
(3)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要坚持*的领导;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等。(写出两点,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2分)
19.(13分)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某校九年级(1)班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1)依据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最先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材料一图A《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文艺复兴诗时期涌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材料二:
图B年,议会为威廉和
玛丽加冕,宣读《权利法案》
(2)文字材料中的“和平停战宣言”指的是哪一文件?他,你怎样理解图B中的《权利法案》延续了该“宣言”中的内在精神的观点?(3分)
材料三:
18世纪中后期法国三个等级情况统计表
(3)依据材料三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后期法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文字材料中的“思想和文化革命”指的是什么?简述材料重“大革命”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四: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上述历史事件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你认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3分)
19.答案:
(1)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写出一点即可)(1分)
作者:达芬奇。(1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言之有理即可)(1分)
(2)文件:《大宪章》。(1分)理解:《权利法案》继承了该宣言限制王权的思想,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言之有理即可)(2分)
(3)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1分)
革命:启蒙运动。(1分)
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2分)
(4)变化:从一概敌视到西方学习。(言之有理即可)(1分)
影响: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言之有理即可)(1分)
因素:思想进步、改革创新、科技发展等。(答出一点,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