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城市体检ldquo交通指标
TUhjnbcbe - 2021/7/27 11:34:00
小编:近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建科函[]44号)》,与0年对比,反映交通便捷的指标从5个变成7个。变化在哪?体现了什么指导思想?如何解读?今天为大家推荐文章《聚焦低碳发展、建设人民城市——城市体检交通指标解读》,来自“中规院交通院”。图:城市体检交通便捷指标变化:便捷交通指标从5到7的转变相比0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交通便捷领域中,在保留“城市道路网密度”、“建成区高峰期平均机动车速度”、“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单程通勤时间”个指标的基础上,新增“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人口比例”、“轨道站点周边覆盖通勤比例”以及”专用自行车道密度”三项指标;调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为“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取消“居住区停车泊位与小汽车拥有量的比例”。表:城市体检交通便捷指标对比(0vs)内涵:引导低碳绿色发展、落脚人民的获得感本轮指标调整聚焦低碳绿色发展导向,落脚在人民获得感的增强。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优化空间布局、引导绿色出行是我国城市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新增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现了推动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人口比例”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集中呈现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标导向。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适合步行与骑行,使居民具有合理可控的通勤时间和多样的交通方式选择,因此又被定义为幸福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例越高说明城市能够就近职住、绿色出行的幸福体验越好。轨道站点周边覆盖通勤比例,即家和就业地两端均在轨道站点覆盖范围的通勤人口比重,体现了轨道线网与职住空间组织的匹配度,比例越高说明地铁通勤更便捷,城市TOD建设的成效越好。专用自行车道密度和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反应了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创建绿色出行的发展成效。*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绿色出行”、“倡导推广绿色消费”,要求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定制公交、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积极鼓励公众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在此背景下,交通部等十二部门提出《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关于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的意见》。作为系列行动的重要目标,“专用自行车道密度”和“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呈现了绿色出行战略的阶段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本轮城市体检新增4个指标的着眼点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可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建设”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市体检ldquo交通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