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公园历史悠久,曾是大连四大老园之一,称得上是一座有故事的公园。
甘井子公园大事记
年
为纪念中苏友谊,大连建成甘井子公园,时称“友谊公园”。
年
建露天剧场、阅览室。拍过不少反特电影。
年
建儿童游戏区并安装儿童游艺器具23件。
年
市区两级投资万元重建公园。
年
建成花卉观光区、文体活动区、综合展览区、安静休息区和儿童游乐区5个功能分区。新建景点51处。
年
建筑瞭望塔。
年
新建平方米的盆景园。
年
拆除围墙栅栏,成为大连市第一个无栅栏公园。34集电视剧《小姨多鹤》在大连拍摄过程中,取用了甘井子公园四五个景,其中大结局就是在南门广场拍摄的。在拍摄过程中,剧组成员中午都在龙井斋吃饭休息。
大滑梯:承载多少“80后”的童年
那个时候,从西门进入公园,往山坡上走几步就能看见好几个大滑梯,那是孩子们最疯狂最刺激的娱乐项目之一,有波浪形的,滑下来如同在海里冲浪一样,还有比较陡的,还有突然拐弯的。
甘井子公园位于甘井子花园山,总面积30万平方米,属于综合性公园。公园有三个门,由于公园的西侧过去有很多儿童游乐设施,所以很多生长在这里的“80后”,当年都是从西门进公园的。小时候玩滑梯之前总要做思想斗争,又怕又心痒,最后不得不央求哥哥在前面打头阵,我跟随着滑下来,小朋友们尝到了乐趣,一遍遍玩得可疯了,由于玩的人太多,大家几乎都是挨着从滑梯上滑下来。有一位同样在甘井子长大的朋友说:“那个时候好爱玩滑梯啊,觉得滑梯好长好长。”市民小寇回忆,那时候围在儿童游乐设施外一圈的是一排小长城一样的装饰,“长城的城墙一点点变高,一直通向树林。那时候和几个皮小子每次来玩都要走一遍小长城的城墙。”上周,我一心奔着大滑梯而来,却发现原先建滑梯的地方已经变得空荡荡的,过去一些供孩子们玩乐的电动设施也都落了一层灰,似乎退休了。
一块草坪一片树荫都是人们的好去处
漫步在甘井子公园里,崭新的柏油路面替代了原有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的方砖路代替了原有的用广场砖铺就的园内路,重塑的廊架*色仿木罩面与园内树木很协调……
上周的一个早晨,我和朋友来到公园,清晨气温还不是很高,依山而建,树木郁郁葱葱的公园就更是到处阴凉,有不少市民在这里踢毽子、打羽毛球,山坡上草坪和树木之间比较平坦的空地上全都有了“主儿”,老百姓们要么在练习武术,要么在研究舞步,三三两两,不禁让人羡慕。
昨日下午,再次来到公园,一进大门就听见多种乐器的声音,有练萨克斯的,有放音乐跳舞的,还有一位高手竟然嘴里含一片树叶吹出了悠扬婉转的曲子。待到夕阳西下,遛狗的、谈恋爱的、下棋的,还有一些人拎着菜慢悠悠地穿过公园,想必是买菜回家的。每天买菜途经公园,看看风景,溜溜达达,真是一种偏得。
石碑上刻着甘井子的来历
这里深藏着老甘井子的神话传说
东海龙王听说三公主逃走和*山嘴子小渔村的大水成亲了,把大水变成了井架,三公主变成了辘轳。乡亲们为了纪念两人,把*山嘴子这个小渔村改名叫甘井子。
也许小时候光顾着玩,从来没有往公园深处走过。这次与几位朋友一起顺着山坡下的柏油路向东走,竟然发现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甘井子的传说。
早年间,甘井子叫*山嘴子,原是个小渔村。村中几十户人家靠打鱼为生,村民打了许多井,可惜却没有一眼是甜水井。村里有位叫大水的小伙子,从小便立志为乡亲们打甜水井,他一挖就是十几年。大水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东海龙王的三公主。一天夜里,三公主漂洋过海来到*山嘴子的井边,见大水睡在井台上,身上受伤的地方还在滴血。三公主拔下头发上的一只仙花,仙花带着三公主的热泪和心愿飘落到咸水井里,井水立刻翻起一阵浪花,并金光闪闪。大水被耀眼的光芒照醒,井水也变得清凉又甘甜。三公主后来和大水成了亲。东海龙王听说三公主逃走和大水成亲,把大水变成了井架,三公主变成了辘轳。乡亲们为了感谢大水和三公主的恩情,把*山嘴子这个小渔村改名叫甘井子,并一直沿用至今。
神话虽是虚幻的,不过据说甘井子这口井真的有。多年前,甘井子的这口老井曾为梁、王、姜、刘四大姓氏家族的70多户居民公用,一共养活着多口人。后来因为该路段改造,这口井被填死了。甘井子公园仿制出了这口井,作为一个景观供人参观。
再小的景致都讲究个“对仗”
转遍整座公园,不得不感叹当初建造者的用心。公园的每一处景致都讲究映衬,就好像是诗句,有了上句,必有下句。
樱花园里,樱花树下,有心者砌了一块石头,上面刻着“樱”字。过了樱花树,眼前一片紫色,这就是薰衣草园。
凉亭的周围必有假山,可能怕爬山的人无聊吧,建造者甚至在半山腰树林里都能用水泥仿造木头的样子“搭”起个葡萄架。
盆景园里有水的地方,必然有活跃着的鱼。这里据说是当时东北最大的盆景园。来晨练的一位大姐告诉记者,多少年前她实在太爱这盆景,里面的工作人员二话不说,让她挑走了一盆小盆景。现在的盆景园已经改造成了幼儿园,走进去发现,这里仍然依稀有盆景的影子。几盆叫不出名字的有半米多高的大盆景就放在院子里,与对面的小水池相映成趣。
穿过幼儿园,从盆景园另外一个廊子出来,你会惊奇的发现,墙上用碎的瓷砖粘了整整一幅画,叫做《香远益清》,上面的荷塘意境清远,真是太配这盆景园了。在游园的时候,你也许会情不自禁想起教科书里学过的文章《苏州园林》,因为那里的景致就是讲究映衬,讲究配合,做到了观赏者无论在哪一个角度都能看到一幅完整的图画。
当你来到与盆景园相邻的松鹤园,这种体会更明显。广场上两只仙鹤低头私语,周围则搭配了古色古香的亭台、长廊,廊子一直通到底,能让你感受到透视的视觉效果,也有曲曲折折,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到一幅不同图画的效果。
年,辽宁省决定把“绿叶杯”建立在大连市甘井子公园
辽宁省给予了公园“绿叶杯”的殊荣
年,辽宁省决定把“绿叶杯”建立在大连市甘井子公园。这是公园巨大的殊荣,这代表着公园的建设水平,代表着当时这个公园在城市里的地位,代表着公园满足百姓需求的程度。
在这些景致里面还有一座特别显眼的杯,做成了两片绿叶的形状,取名就叫“绿叶杯”。这个杯曾是甘井子公园的骄傲。绿叶杯竞赛活动是辽宁省人民*府为改善城镇市容环境面貌,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鉴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信心,提高城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为辽东半岛开放服务而发起的。“绿叶杯”就是竞赛活动中优胜者的殊荣。据现在市城建部门的老人说,那个时候“绿叶杯”活动搞得如火如荼,辽宁省各个城市都特别重视,这不但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也是城市的光荣。好多城市设施都是在那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甘井子公园也于年开始改造,在参与设计、施工的单位里,除了我们大连的城建单位,还有苏州吴县花木公司古建工程队。可见当时为了建好这座公园,下了多大功夫。
巨大的圆形舞池,教会了几代人跳舞
母亲说,公园留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个巨大的舞池了,一到晚上,舞池里就有人放起音乐,很多人来到这里学习跳舞。
想要游遍甘井子公园,爬山是必需的。顺着长长的石梯一阶一阶走上去,等到了顶上,你肯定会张大嘴巴:“天啊,一个小球场那么大的圆形地方,有看台,周围一圈有石阶,可被磨得铮亮的石质地面又提醒你,这不可能是体育场。我的母亲告诉我,这里是舞池。同样生活在甘井子的母亲对于甘井子的记忆又和我不同。在母亲那个年代,会跳国标舞的没几个,可正因为有了这个舞池,母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跳舞。“我那个年代没有特长班,都是在舞池跟着大人学的。”其实舞池的历史不仅仅限于此,甘井子公园舞池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兴建,“十年大庆”初成规模。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叶,甘井子公园“跳舞厅”还是水磨石地面,撒点滑石粉都能打滑哧溜,一位网友说,他曾经就和发小们到附近的石灰石矿挖“滑石粉”,每周六晚上跑到“跳舞厅”门口叫卖,一包能卖两三分钱。经过几十年的变迁,现在的舞池已经没有当初看上去那么豪华,但依然发挥着作用,每天傍晚依然有市民来这里跳舞。
古旧大宅、突兀的柱子给公园又添几分神秘
徜徉于这座公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防空洞。有一个防空洞建在石桥下,站在桥上就可以感受到洞口的凉风阵阵。里面还真的摆放了凳子,难道有人在这里乘凉避暑吗?据风景园林处的人介绍,这里有几十个防空洞呢。在半山腰,我们看到了两个混凝土做的类似于垛口的东西,不过已经大半被埋于地下,难道这里还曾经是战略要地?还有树林中立着的6根大柱子,当地百姓说它是用来架葡萄的。园中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叫做龙井斋。红色的柱子,灰色的瓦片,屋脊两端翘起的龙头都给这个美丽传说增添着无限的神秘色彩。据说,目前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名叫吴世彬的雕刻家。可两次拜访,都能没有看到人,通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书画作品。难道这是主人的杰作?他与公园又有着怎样的渊源?这一个个没有解开的谜团,给甘井子公园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来源:大连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