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单院长,祝福吕先生,正因为有了像你们这样的前辈,中华文化才得以发扬光大。
慎终追远,明德归厚。
古代,槐树是守土树,一般栽在村口或庙门前,用来候望游子叶落归根,*归故里。
并借“怀”声表示游子怀念故里,不论身处何方,始终记着村口或庙门前的那棵老槐树。每一个地方都有乡槐。
虽然大连种植洋槐的历史只有年,但它却是唯一能引起大连人共鸣的树种。
无论是龙柏,还是樱花,甚至是月季,永远是专家心中的市树和市花,永远不是大连人心中的市树和市花。
洋槐与大连同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连乡槐。
漫步大连街,如果看不到老槐树、老房子、老电车,就是城市悲哀和文化缺失。
洋槐不仅仅是一个植物名词,也不仅仅是一类植物科属,对大连而言,它是大连文化的一个载体,它是大连精神的一种象征。
纵观国内,有哪个城市有大连这样厚重的槐文化,又有哪个城市的人有大连人这样深厚的槐花情节。
即便是著名的洪洞大槐树寻根节,也是受到了大连赏槐会的启发。
而且,槐之所以受到大连人的喜爱、尊重、敬畏,是因为它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忠贞精神——守候归来。
守候归来恰恰寓意大连人不忘祖国,用常人难以忍受的之坚韧固守家园四十七年,重新真正意义上回到中华版图的历程。
槐更是大连人的救命树。
六〇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圣洁的槐花不知养活了多少大连人?
大连人不忘根,更不忘本,大连人知道并铭记槐的恩情。
槐是上天赐给大连人的最珍贵的守护树。
《神雕侠侣》和《洋槐树下的大连》是对我一生影响最重的两本书。
人孰能无过,但要像杨过一样守护自己的家国。
爱国首先爱家,爱大连永远不挂在嘴上,绝不做眼瞎心瞎之流。
大连的美永远在大连人的眼里和心里。
年在寿光看过的千年汉槐,完全是依靠各种支架保护着,并顽强地生长、开花。
那不仅仅是今人对古槐的敬畏,更是今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故土的敬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十五年来,一直默默守护大连的老街、老房子和老槐树,虽然遭遇种种威胁陷害,无怨无悔,坚持守护,学习冯骥才先生的文人精神。
随着生命的延长,逐渐理解了大连的精神和祖先的精神。
大连海南丢移民的精神就是坚守,无怨无悔的坚守。
因为敬畏中华文化,因为敬畏故乡的槐,写了几十篇与槐有关的文字。
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将来合集为《槐花开在遥远的北国》。
有这份想法,却是因为《洋槐树下的大连》的触动。
我想,中国人写槐,大连人写槐,一定会是最好的。
年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大连市建市一百二十年之际,大连之子继续咏槐,纪念城市和先人的灵*。
我对大连最真的爱永远会留在时光里。
守护大连并敬畏故乡的槐。
TheonewhofelledaAcaciatreeinDalian,
andwhodefendedthefelling,
wastheflythateveryoneshoutedandbeat!
思达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