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范围
绵远河以东、成绵高速路以西、青衣江路以南、凯江路以北,总规划范围约.39公顷。
(二)功能定位
打造绵远河东岸综合服务区和教育功能集中区。
强化片区行*服务和教育服务功能,并对现有居住功能、商业服务设施整合并优化。
(三)规划方案
1、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多廊道”的规划结构。
一心:以旌阳区人民*府为主的行*中心;
两轴:沿庐山北路的城市发展轴和沿*河东路的综合服务轴;
三片:*河东路以北、千山街以西的北部综合生活片区,*河东路以南、龙泉山路以西的南部综合生活片区和千山街、龙泉山路以东、秦岭北路以西的东部教育科研片区;
多廊道:绵远河景观廊道,成绵高速生态廊道,青衣江路生态廊道,渭河路生态廊道,玉泉路生态廊道等。
2、规划用地布局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8公顷,居住人口为9.8万人。其中:
居住用地面积为.63公顷,占比约44.06%;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65公顷,占比约18.8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为24.35公顷,占比约4.42%;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54公顷,占比约22.12%;
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0.77公顷,占比约0.14%;
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56.62公顷,占比约10.28%,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5.78m2/人。
3、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依据综合交通、公共设施、市*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承载力,划定强度分区。各强度分区中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按通则式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公用设施用地以及已采纳规条等按判例式管理。
(1)通则式管理各项内容控制指标满足以下要求:
1)住宅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强度分区
最大容积率
总建筑密度
一分区
≤3.0
≤30%
二分区
≤2.5
≤33%
三分区
≤2.0
≤35%
2)商业用地、商务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强度分区
最大容积率
总建筑密度
一分区
≤4.0
≤45%
二分区
≤3.0
≤45%
三分区
≤2.5
≤45%
3)建筑高度
a、规划需重点控制区域:成绵高速公路控制区,高度≤24米;
b、其他区域按照《德阳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年修订版)》执行。
4)其他要求
a、地块改造最小用地面积为平方米(4.5亩),高层建筑的最小用地面积为平方米(10亩);
b、平方米(4.5亩)以上平方米(10亩)以下的住宅用地,容积率≤2.0,建筑密度≤33%,绿地率≥30%;
c、住宅兼容商业时,兼容比不大于10%,临绵远河应修建独立商业,其他区域宜配建为沿街商业;商业兼容住宅时,兼容比不大于45%,绿地率不小于25%;
d、市场的用地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1.6;建筑密度≤45%;建筑高度≤24米。建筑第一、二层仅允许用作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的建筑面积不小于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的50%。市场应按照《德阳市市区农贸市场整治改造基本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建设。
(2)判例式管理各项内容控制指标满足以下要求:
1)服务设施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类型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建筑高度
幼儿园
≤0.7
≤30%
≥35%
根据相关要求,3层及以下
社区综合体
1.0-2.4
≤35%
≥25%
≤24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类型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建筑高度
行*办公用地
1.0-2.4
≤40%
≥30%
结合方案确定
文化设施用地
≤3.0
≤40%
≥35%
教育设施
小学≤0.7
中学≤0.8
高等院校≤0.9
科研用地≤2.5
小学≤30%
中学≤25%
高等院校≤30%
科研用地≤40%
医疗卫生用地
1.0-2.4
≤40%
≥35%
体育设施用地
≤2.0
≤40%
≥35%
市*设施用地
≤2.4
≤40%
结合方案确定
结合方案确定
4、优化交通路网,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规划形成“两纵三横”的主要路网结构。主要措施为:拓宽秦岭北路并下穿成绵高速出入口,完善快速路系统;打通峨眉山路下穿,强化南北向联系;拓宽凯江路,疏解交通瓶颈;细化支路网,促进交通微循环。规划12处地面停车场,减少路侧停车带;推广绿色出行,完善公共交通建设;完善绿道系统。
5、完善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结合国家标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中“千人指标”的规定,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三级配置(城市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教育设施按照学校类别设置。其中:
行*办公设施:29处;
肉菜市场:5处;
教育设施:高等院校2所、中专2所、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13所。其中小学扩建1所,幼儿园优化3所、新增7所;
文体设施:2处,旌阳区文化中心和旌阳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医疗设施:2医院,3医院,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
社区服务设施:7处。其中5处独立占地,2处配建;
市*公用设施:1处变电站、1处燃气站、1处邮*支局;
环卫设施:35处公共厕所。
6、梳理绿网水系,营造宜人环境品质
(1)规划形成“一心多点,三带多廊”的绿地景观结构。一心:绵远河与*河东路交汇处公园;多点:多个街头绿地;三带:胜利堰安乐堰滨水景观带、东湖山公园生态景观带、绵远河生态景观带;多廊道:多条道路生态通廊。
(2)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完善米见绿的绿地网络体系。规划提出:植入生态、活力、艺术三个主题,优化驳岸,提升绵远河沿岸景观品质;梳理胜利堰、安乐堰两侧用地,创造小尺度公共空间,与绵远河构建“一河两堰”生态格局;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洪管理体系。
(四)科学管理,提高城市效率
1、规划采用单元通则与重点地块图则相结合的控制体系。
2、确定建筑控制标准,优化建筑风貌
(1)建筑退让用地红线
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应严格遵守法定图则的相关规定,图则中没规定的参照现行《德阳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年修订版)》中主城区的标准执行。
(2)退让道路红线
地下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5米;
新建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后退道路红线不宜小于15米;
设有商业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应小于7米;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7米,高层建筑不得小10-12米。
(3)建筑退让绿线
多低层长边或山墙及高层裙房后退绿线不小于5米;高层建筑后退绿线不小于10米。
(4)建筑面宽
1、鼓励建设高层点式电梯住宅。
2、高层建筑主楼面宽按以下规定控制
a、建筑高度不大于60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80米;建筑高度大于60米且不大于80米时,最大连续面宽的投影不宜大于60米;建筑高度大于80米时,其主要朝向投影面宽不宜大于40米;
b、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面宽的投影上限值按最高建筑高度所对应的面宽执行;
c、高层点式居住建筑拼连时,凸出部分之间的最近点距离不小于13米,且满足相关规定,凸出部分可按点式建筑的间距控制;
d、9层以上、12层以下(含12层)高层居住建筑拼接单元不得大于3个,12层以上居住建筑拼接单元不宜大于2个,且每个拼接单元面宽应控制在40米以内。
3、新建住宅实行线路入地敷设,围墙透空透绿,围墙高度不宜大于2.2米,临城市道路围墙内侧宜设置不小于1.5米宽的绿化带。
最全的楼市资讯在哪里?德阳买房通,没有它不知道的,最前沿的德阳楼市资讯,最时尚的德阳楼市动态,最牛逼的内幕八卦!后台回复楼盘名了解最新动态!
德阳地产人,德阳购房者必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