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保障作用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疫情“大考”的特殊之年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全市各级财*部门
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策,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等领域支持力度,全力做好“六稳”“六保”,狠抓预算管理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坚实的财*支撑和保障。
下面这组数据
可以说是大连财*部门
在“大考”之年交上的一份出色答卷
——在经济基本面受疫情较大冲击的情况下,全市财*收入逆势增长1.4%,比省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为全省收入实现正增长(0.1%)发挥了关键作用。
——继续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支出强度,积极财**策的逆周期调节效应充分释放,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其中,民生支出.2亿元,占总支出比重达73%,财*在“六稳”“六保”工作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安全平稳地渡过了偿债高峰期,有力化解了县级“三保”等刚性支出风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全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更加坚实稳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从容。
大连市财*局局长于保和表示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有力稳定了发展预期,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连市财*局闻令而动、听令即行,把支持做好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先后出台疫情防控和支持复工复产等*策文件23项,累计拨付资金23.5亿元。
疫情发生后,市财*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打造便利化、高效化的财*保障体系,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
年春节假期前,大连提前预拨资金万元,为全市疫情防控抢得先机。春节假期期间,财*部门预拨资金万元。2月份,再预拨万元。“7·22”疫情发生后,大连迅速启动一级响应,紧急拨付资金万元。
年初,在国家*策出台前,大连即确定对社区基层防疫人员每人每天安排元补助,为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络作出制度安排。在国家和省尚未明确对确诊患者个人承担比例时,大连就率先提出新冠肺炎病患诊疗费用财*兜底*策。
年7月22日出现疫情后,大连迅速对全市市民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对重点地区人群完成了二次、三次核酸检测,累计检测万人次,检测费用由财*全额负担。还紧急对辽南救治中心(市六院)进行改造,并购置了大量防护物资。
针对疫情对全市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大连早预判、早介入,迅速为全市中小学余名不具备上网条件的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配备了网络学习终端,确保疫情之下的义务教育有序进行。
为鼓励企业尽快扩大产能,全力保障防控物资供应,大连出台了补助力度空前的物资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策,并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安排贷款贴息。大连还出台了稳岗返还,国有企业房租减免,污水、垃圾处理费减免,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担保费用补贴等*策,进一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渡难关。
大连对每一笔疫情防控资金都提出了管理要求,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疫情防控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为社会交出一份放心账、明白账。
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
面对疫情对经济工作带来的影响,市财*局加强经济财*运行分析和宏观*策谋划,探索创新突发冲击下的宏观调控新路子,有力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大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各项*策,新增减税降费.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57.8亿元,新增降费.8亿元。
在国家及省*策的基础上,大连加大市级层面支持力度,对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及研究中心建设给予补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安排科技支出23亿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智能化改造、企业技术中心等项目建设。
落实人才各项支持*策,吸引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在连创新创业。
继续扩大有效投资,统筹各类资金亿元,支持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等重点项目建设。
创新财源建设模式
推动资金提质增效
过去的一年里,市财*局把*府“过紧日子”作为财*工作主基调,加大财*资金的统筹盘活力度,全面清理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和部门预算结余结转资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做“减法”,换取人民满意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年,全市共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45.1亿元,压减比例达到58.6%。市财*局创新资产资源盘活方式,推动资产纵向横向并购整合,形成良性投资循环,市县两级全年增加财*收入80亿元,为实现全年收入正增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如市水务集团收购庄河英那河水库资产,既壮大了全市财*收入,又助力市水务集团增加资产规模,为今后推动国企改革和债务化解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创新土地收储机制方面,市本级统筹调配土地出让收入60亿元,建立土地收储专项资金,用于激活县区土地资源。目前,累计周转拨付亿元,实现土地出让约65万平方米,预计可实现收入亿元。
资源紧张的前提下,创新配置机制,把存量效益发挥到极致。大连坚持“全市一盘棋”,分类推进资源统筹,对行*事业单位资产予以市场化配置,对文化体育场馆实行市场化运营,对国有企业存量资源进行全面盘活。全年统筹使用各类资金资源超过亿元。
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将市本级项专项资金清理整合为项,提高*策精准度和实效性。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对重点领域以及*府投资基金、专项债开展财*重点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制定指导意见,为大连深化园区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县区新引进项目市本级共享税收全额返还等一系列壮大基层财力的*策,基层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得以充分激发。
兜牢民生底线
提升百姓满足感获得感
财*再困难,
也坚决保障好民生支出。
针对疫情对就业和低收入群体带来的影响,大连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确保民生领域投入强度不减,坚决守牢“六保”底线。年全年,大连市民生支出.2亿元,占财*总支出的比重达73%,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年,继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稳步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人均财*补助标准。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月元和元提高至元和元。加大基本住房保障力度,拨付租赁补贴资金1.8亿元,惠及市内四区困难群体3.4万户。
安排保就业支出5.5亿元,将失业保险金稳岗返还比例提高至%。拨付资金7.1亿元,支持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等工作开展。
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持续加大财*教育投入,全市各级财*安排教育支出.3亿元,比上年增长2.9%。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5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7所,增加公办普惠学位个。为全市49.4万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2.2万人次。还积极支持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
为支持基层平稳运行,大连将中央阶段性增加地方留用的库款全部留用县区,对保障风险较高县区予以应急救助,全年安排县区转移支付亿元,较上年增长21%;指导督促县区“开源节流”,部分县区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已置换资金超过50亿元;加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预算编制审核,将基层运转保障风险监测关口前移。
强化扶贫攻坚保障,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目前,大连个低收入村、个空壳村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同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生猪规模养殖、肉鸡屠宰收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及担保费减免等*策,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11项,超额完成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任务。
大连还重点支持*渤海环境治理、新能源公交车购置、“暖房子”工程、天然气置换、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及运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更好助力新时代大连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年
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市财*局局长于保和表示——
大连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经济复苏的态势日益显著,但短期内,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财*紧平衡的态势还将持续。市财*局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将进一步提高*治站位,把握好主题主线,不断提升应对和处理复杂局面能力,统筹处理好渡过短期难关和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财*安全运行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更好助力新时代大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新的一年
全市各级财*部门将
继续增强财*统筹推进风险防范化解
和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
围绕大连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财*职能作用。
大力支持大连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大财*对科创领域投入力度,支持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以稳链、强链、拓链为主线,聚焦“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产业结构调整,发挥财*资金杠杆作用,助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实施积极财**策大力提质增效。
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争取并用好新增*府债券资金,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补充资本金的放大作用,合理运用投资引导基金、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基建投资力度。落实落细新引进企业税收县区全留*策,增强基层财*“造血”能力。
支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突出财*“公共性”特征,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倾斜力度,助力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预算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制度。
大连将进一步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深化预算编制执行改革,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县财*体制关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城乡住房保障、应急救援、自然资源等领域财*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充分调动市县两级积极性。
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财*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导带动作用。
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经济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坚持改革与法治精神,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财*更好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