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而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连工业遗产研究专著《大时代——大连工业遗产探究》,在这个全面强化文物保护利用意识的时间结点上问世,就显现出了其不同寻常的时代意义。
为了一个火热年代的纪念
《大时代》一书梳理了大连自年以来随着旅顺船坞建设而出现的工厂等工业设施,以较大的篇幅对旅顺船坞、大连港、大船、大化、大钢等16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工业企业逐一进行研究。不同于此前常见的工业企业介绍模式,姜晔在记述的同时,进行提炼、总结,每一篇都是一个企业浓缩的历史。
年10月姜晔(左三)在大连玻璃制品厂磨花车间调查
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东北、华北、华东等战场生产了50余万发炮弹、余吨无烟火药、余门迫击炮的我*首个大型兵工企业大连建新工业公司;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急需化工原料,喊出“宁让汗水漂起船,不忘产量差半钱”口号的大化集团;奏响了大连年清晨交响曲的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无数个第一的中国特钢摇篮大连钢厂……虽然如今记录那些辉煌历史的老厂房、老设备多已不复存在,但随着姜晔的笔触,那早已融入到大连工人阶级血液之中的不畏艰苦,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企业精神缓缓流淌出来,作为重要的非物质工业遗产精神文化感染着今人。
在《大时代》里,姜晔变成了一个“说书人”。临危受命,死于旅顺口海防工程总办任上的袁保龄独任其难,因操劳过度病故的造船工程师陆昭爱、“中国第一代女火车司机长”田桂英、曾创造项技术革新的卢盛和、爆破专家陈火金、“锻造新家”张玉金、“大船的女铁人”郭玲华……大连工业在城市建设的百年征途上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工匠,而娓娓道来的故事彰显的是一代代建设者身上令人敬佩的而也正在传承着的“工匠精神”。
十年磨“剑”锋自出
18万字,张插图,对于这个10年“怀胎”捧出来的“金娃娃”,姜晔最大的感受只有一个字:难。
年大连市*府启动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将工业遗产纳入普查范围。年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成立工业遗产课题组,具体工作由大连现代博物馆承担,姜晔任组长,首次展开了全市范围内的工业遗产调查。以27家大型国有企业为重点,发现工业遗存处。
“我们当时去的时候,企业都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姜晔回忆说。
为促进大连城市的发展,市*府决定将工厂搬出市区,对市区内污染重、耗能重、效益差的工业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改造。“这个工作是从年开始的,我们基本上处于边调查边拆除的情况。有些企业的档案室甚至连图片资料都没有了。”
“大连近代工业在我国起步较早,而在解放初期,因为大连工业条件的得天独厚,承担了国家很多重要任务。造船、机车、轴承、机床、橡塑机等16个企业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姜晔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连因工业而生。工业遗产是一门独特的‘工业语言’,把它记录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建于年的金州重型机器厂重容车间
10年来,姜晔和她的团队数十次深入到工厂、企业调查、访谈,查找了数百万字的资料,搜集、拍摄了千余张照片,承担并完成了大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多项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也使《大时代》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期间,由姜晔撰稿的专题片《大连往事——一座城市的工业遗产记忆》在CCTV10的《探索·发现》播出,是该栏目播出的第一部工业遗产类专题片。
“唯一的遗憾是在大连轻工业遗产的发掘上。”姜晔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连的轻工业大多是简单的手工生产,但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进取,截止上世纪90年代,已发展出了日用机械、罐头食品、工艺美术等9大行业50余家企业,不少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可惜在我们开始普查时就都没有了。我们只能以照片的形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沙河口净水厂滤过室外景
保护利用在路上
《大时代》一书最可贵之处在于针对大连工业遗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从年旅顺船坞及工厂的建成算起,大连工业已走过了多年。大连的工业遗产记录了多年来大连工业的历程。保护好大连工业遗产,以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对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价值。姜晔在书中提出的对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为大连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工业遗存多处。在调查、保护的同时,上海对工业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再利用,苏州河沿岸艺术仓库、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滨江创意产业园等都是利用老厂房、旧仓库改建而成,上海的工业遗产与改造利用已形成社会多元参与的良好格局。
对于工业遗产调查,和上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大连如何保护和创造性地利用工业遗产,在《大时代》中可找到基本原则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当天,上午刚看完开幕会电视直播,下午,姜晔就去大连金州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了,正式拉开了第二轮工产遗产普查的大幕。
“在刚开始的第二轮工产遗产普查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可移动工业遗产,如果时机成熟,我们建议以旧厂房为馆址建立大连工业遗产博物馆。”在采访的最后姜晔说:“现在人们的工业遗产保护意识普遍提高了,我希望《大时代》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连工业文明的印迹。工业遗产的背后,是大连城市建设者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是一份又一份他们用拼搏与奉献凝聚的历久弥新的精神积淀,所有人都不应该忘记。”
年建造的甘井子煤码头钢栈桥
年始建的大连造船厂变电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