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崖
风泡
大连水泥厂“大工业时代的记忆”
年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辽东半岛被日本强行割让,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日本被迫以万两白银让中国赎回。沙皇俄国乘人之危,借口保护中国,派出海*,于年12月强占旅顺、大连,并于次年3月,强迫清*府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从此,沙俄取得了租借旅顺、大连25年的特权。
年至年的日俄战争后,日本继承了沙俄的特权,年9月5日,俄日两国在美国的调停下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在没有中国*府参与的情况下,又把大连从沙俄手中转让给日本,成为日本的战利品。同年12月,日本又迫使清*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从此大连人民陷入日本殖民统治之下40年。
由于年日本*府实行鼓励普通日本人自由移居大连的*策,所以大连的日本人数骤增,原来设定的大连专管地区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日本人居住区的面积更显拥挤,因而欲将大连市区土地重新划分为住宅区、混和区、商业区和工厂区4个区。
年4月,满铁本社正式移居大连,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走马大连上任,于是,开始推行起以大连为轴心、重点投资大连、扶植南满铁路的“经营满洲”殖民方略。他决定首先续建、扩建大连港,同时发展工业、促进贸易、兴办教育,即按照他早已谋划好的理想模式来建设大连。后藤还亲自动手制定大连的城市建设规划,他效仿留学德国时所看到的城市特点:在市中心设置公园,再由此修建放射线形大道。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些与公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企业相继建立。年5月,日本小野田水泥株式会社投资60万日元,在泡崖子建立工厂,这就是大连水泥厂的前身。
年春破土动工,日本“小野田洋灰制造株式会社”开工建设大连水泥厂,俗称“小野田洋灰工厂”,从此产业工人的工作量开始加大。
年6月,大连水泥厂竣工投产,生产能力3万吨,销往东北、华南、日本及东南亚。
年,工厂扩建,生产能力达13.6万吨。身为亡国奴的那一代产业工人在*治上受着日本殖民统治者的压迫,在经济上遭受着资本家的剥削。他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劳动10~14小时,平均工资仅为同等日本工人的1/7到1/4,终日不得温饱,被称为“苦力”。但由于他们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加上一开始就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斗争性。
随着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小野田洋灰厂建立了工会组织。年至年,小野田洋灰厂工人连续举行罢工斗争;年,小野田洋灰厂进行二次扩建,生产能力达25万吨。
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万苏联红*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进入中国东北,在东北抗日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歼灭了数十万日本关东*。8月22日,苏*兵不血刃,空降占领旅大地区,受到万人空巷的热烈欢迎。这对在日*铁蹄下,被奴役压榨40年的旅大人民来说,这一天标志着苏*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也标志着旅大这块被日本宰割的中国领土重新回到了中国怀抱。
年,取消*管,改为中苏合营,厂名变为“洋灰工厂”,年,苏联*府将“洋灰工厂”交给中国*府。
年,工厂隶属于东北人民*府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厂名变更为“第七水泥厂”。年,工厂归中央人民*府重工业部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领导。年,工厂归中央人民*府建筑材料工业部领导,厂名改为“大连水泥厂”。年,工厂归辽宁省建设厅领导。年,工厂归国家建筑工程部领导。年,工厂正式启用“海鸥”牌商标。年,工厂下放归旅大市基建局领导。年,工厂归属大连市建筑材料工业局领导。年实行债转股的同时,与大连七星工业有限公司所属大连七星水泥厂实施资产重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年10月1日,市*府在飞机航道下环境综合治理现场办公会上明确要求,飞机航道下的污染企业必须全部搬迁,并在年*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实施大水搬迁工程。
年12月29日,大连水泥厂主建筑被爆破拆除。新工厂位于金州区七顶山街道金七路1号,现新工厂已建设完毕,并于年3月26日正式点火试运行,该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熟料吨,年产水泥多万吨。
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中,大连水泥厂始终屹立在时代潮头,降生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满载着大工业时代往昔的印记,这些来自岁月深处的印记就活在人们忙碌和不经意的日子里,但它们却真真切切地见证并记录了大连这座城市珍贵的工业记忆。
原大连水泥厂区域已经建成华润二十四城、天泉小镇两个高档居住小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时不时的还会回忆起大连水泥厂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