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考前提醒八省联考,你不能错过的地理提分秘
TUhjnbcbe - 2021/3/11 2:14:00
8月18日来光禄古镇 http://www.dayaozx.com/dyxzz/7979.html

(温馨提醒:由于
  )

A.1个月B.3个月

C.6个月D.9个月

11.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极夜区B.地形的阻挡

C.海拔低D.多阴雨天气

12.巨镜位于广场的(
  )

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

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13.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

14.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B.秦岭

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

1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米B.南坡米

C.北坡米D.北坡米

16.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海浪—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东部的新南威尔士州沿海地区,从年10月下旬开始连续发生多起森大火,持续肆虑3周以上。气象部门表示,今年气温与往年相比一反常态的高,部分地区气温已经破纪录,达到40℃以上。

(1)判断图中A区域的天气情况,并说明依据;画出B点的风向。

(2)分析新南威尔士州大火肆虐、多日不灭的原因。

(3)分析图示天气系统将对新南威尔士州火情的影响。

18.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万公顷。

(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9.[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海域是南海珊瑚礁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科研团队调查研究儋州海域海花岛沿岸、南华墟沿岸和磷枪石岛沿岸造礁石珊瑚的种类组成与群落分布,发现近些年来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团块状造礁石珊瑚为优势种的趋势愈发明显,且单一绝对优势种的情况频繁出现。一般造成造礁石珊瑚群落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环境、洋流作用、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儋州海域珊瑚礁位置。

指出近些年来儋州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并推测其原因。

20.[选修6:环境保护]

自年7月以来,高温和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过火面积超过万公顷,烧毁多座建筑和大量农场、牧场、果园、菜地,动物伤亡不计其数(如下图所示)。墨尔本、悉尼的空气质量多次全球倒数,林火还殃及邻国新西兰,浓烟经新西兰一路向东,到达智利等南美国家上空,甚至抵达南极地区。与大多数国家积极灭火相比,澳大利亚提倡自然自愈的无为灭火方式。

分析澳大利亚提倡的灭火方式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D

1.读图,根据图中等压面形态,海洋是高压,陆地是低压,北半球应是夏季。此时,是亚洲低压势力强盛的季节,A错。海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B对。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是北半球冬季,C错。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是冬季,D错。

2.根据上题图示等压面形态为北半球夏季,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丰沛水汽,上海湿热多雨,故该题选D。

3.D

4.B

3.喀斯特天坑是石灰岩被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属于下流水侵蚀地貌。D正确。和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无关,ABC错误。故选D。

4.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先是形成小溶洞②,经流水不断溶蚀,形成大溶洞①。后因顶部变薄,发生坍塌,形成图④。最后形成天坑③,顺序正确的是②①④③,B对。A、C、D错。故选B。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碳酸钙的溶蚀和淀积作用,石灰岩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5.D

6.A

5.

生物圈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A、B错误。上地幔与地壳相邻,下地幔与地核相邻,C错误。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D正确。

6.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图中已经标注水圈、大气圈,未标注的外部圈层是生物圈,A正确,BC错误。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D错误。

7.B

8.D

7.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平顶山是岩浆喷发之后,再经过外力侵蚀形成的,岩石属于喷出岩。观察地质循环示意图,可判断出丙是岩浆,乙是喷出岩,丁是侵入岩,甲是沉积岩。故B正确,A、C、D错误。

8.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平顶山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质活动相对稳定,A错误;畜牧业、人口城镇等属于人文地理特征,B,C错误;平顶山地区的夏季降水稍多,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流量很小甚至断流,D正确。故选D。

9.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与发展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新建铁路工程的选线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分布,先进的技术是保证,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

10.C

11.B

12.D

该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0.北半球9月份至次年3月,太阳直射点基本上位于南半球,材料中提示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则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该地基本上看不到太阳,则持续时间约为6个月。所以选C。

11.该地位于北纬59°53′,理论上没有极夜现象,注意材料中“地处深山峡谷”,说明地形因素是其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深山中的峡谷不一定海拔低,但周围山地会阻挡阳光。所以选B。

12.北纬59°53′的冬半年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即太阳多从南方照射过来,巨镜镜面能够把南方照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广场,说明巨镜位于广场的北侧。所以选D。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移动位置: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3)移动周期:一回归年,为日5时48分46秒。(4)移动速度: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移动速度快,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移动速度慢,大约每4日移动1纬度。

13.B

14.D

15.D

考查山地降水量的变化。

13.读图可知,由南北坡相同高度的点作与降水量的交点,北坡要多于南坡,B正确。故选B。

14.该山脉北坡为迎风坡,天山山脉水汽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北坡是迎风坡,结合选项符合的是天山山脉,D正确。故选D。

15.由降水量的最大值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地形剖面图的交点,然后再由该点作纵坐标的垂线,可以得到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北坡米及其以上,D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适中。在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中,学生要善于通过作图的方法提取信息,对学生分析图的能力要求高。

16.C

海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的海水运动形式,故A错,C对;而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巨浪,B错;洋流的形成与风力、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有关,D错。故选C。

17.(1)天气情况:晴朗无风依据: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风向:西北风或偏北风,如下图

(2)春季升温快,出现异常高温天气;雨季尚未开始,降水少,空气干燥;森林植被丰富,可燃物多。

(3)此刻,新南威尔士州有冷锋过境,多阴雨天气,利于灭火;锋后冷空气降温,便于控制火势。

本题考查等压线判读及锋面天气判读等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1)图中A区域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降水,天气晴朗。B点右上是高压,左下方是低压,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B的风向是西北风或偏北风。如下图

(2)“今年气温与往年相比一反常态的高,部分地区气温已经破纪录,达到40℃以上”,春季升温快,出现异常高温天气;10月下旬是南半球春夏之交,雨季尚未开始,降水少,空气干燥;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植被丰富,可燃物多。

(3)据图分析,此刻,新南威尔士州将有冷锋过境,过境时会有多阴雨天气、降温天气,利于灭火;锋后冷空气降温,便于控制火势。

每年9、10月份南半球春夏之际,是澳大利亚的山火季。高温天气和干旱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森林火灾通常受到三种自然因素较大影响,即气象、植被和地形的影响。可燃物是山林燃烧的基础。澳东南部林木密集,其中桉树和槭树占比高达90%,桉树皮富含桉树油,它们脱落后堆积在树根处,气温达到40摄氏度时就会自燃,极易引发山林大火。

18.(1)森林 耕地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控制人口数量。

(2)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人才,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来实现。

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人口多也会带来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只有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题以本题我国某地的人口容量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容量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区域的森林人均量是低于最低标准,故是当前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为森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建设都将会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人均量有可能低于最低标准,因此可知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耕地。解决措施:

在城市以及交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此外,还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2)看法一: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未必是人才强国。的确我国的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这是众所周知的我国的基本国情。但劳动力要成为比较有用的人才,就需要通过发展我国科技、教育事业,通过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来实现。

看法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但众多的人口也会导致资源紧张、就业压力大以及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发展经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2题本题的开放性是比较强的,对题干中的观点持何种态度,都要能够自圆其说。

19.变化:珊瑚群落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群落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降低(珊瑚死亡率上升)。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生存环境恶化;极端天气(台风)增多,影响珊瑚生长发育;海洋工程项目增多,人类活动干扰较大。

本题以儋州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为背景,考查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变化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题为一题两问式设问,第一小问根据珊瑚礁的变化指出儋州海域珊瑚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推测发生该变化的原因。阅读材料可知,儋州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群落退化演替导致单一物种占据优势和珊瑚的死亡率上升,从而造成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水升温,海水酸化;极端天气增多,如台风引起的强降水和风浪对珊瑚礁造成破坏。人为原因:海洋工程项目逐渐增多,临海工业建设、港口码头建设、海滩景点建设等,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海湾淤积、沉积物和悬浮物增加,水质下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显著的破坏。

20.有利影响:减少救援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愈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物种更新,优化生态系统等。不利影响:森林面积减少,短时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烧伤、死亡,栖息地被毁,生物多样性减少;本国及周边国家的空气质量下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等。

找出澳大利亚提倡的灭火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本题首先应注意影响类问题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然后注意从材料中找出澳大利亚提倡的灭火方式---自然自愈的无为灭火方式。有利影响:自然自愈的无为灭火方式不需人工参与,因此减少救援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大火有利于清理枯枝落叶、死亡树木,同时土壤升温加速有机物分解,释放营养元素和矿物质,增加其可利用性,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物质循环;有利于淘汰高龄不死树种,减少病菌中害的传播,并且为新树种的生长提供机会,促进树种更替。一般来讲,火烧可以增加喜光植物和固氮植物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森林叶面积,减少林冠蒸腾和截留的水分,增加土壤含水率,涵养水源;有利于清除地面杂物,有利于新生植物的根伸入土壤吸取水和养分;有利于诱导种子萌发;过火区域,可能会迁入新的动物。不利影响:森林大火直接烧毁林木及栖息其中的动物,因此会造成林木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大火产生的烟尘污染大气环境;大火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良好的环境效益,大火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对全球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

声明:本文来源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好书推荐,送礼佳品

(特别适合送给小学生和初中生,点开下面链接了解详细情况)

1.学校里枯燥的地理知识,用漫画学起来竟然如此有趣。

2.一条地理线,学会古诗词;一条诗词线,看遍大中国。

3.漫画里有知识,冒险中有成长,小学数学就该这样学!

4.少年读地理,7大洲4大洋,个国家和地区,一读知天下!开拓孩子的眼界、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

5.国内一系列知识泰斗与教育名家力荐!手绘+实拍+卫星遥感影像!美到心动!

6.这套《环球国家地理》儿童绘本太牛了,在家就能带娃游览70个国家

7.炫酷AR技术,让天文地理知识“活”过来!有了它,孩子都扔掉王者荣耀来学习!

8.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地理,孩子读完它,相当于把大中国走了一遍!

9.一杯恒温热水,养成喝水好习惯,是今冬办公室必备神器!入口永远暖暖的!全天恒温55°C,这款多功能保温垫,从此改变你的喝水方式!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前提醒八省联考,你不能错过的地理提分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