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大连10岁女童遇害天后,母亲终于等
TUhjnbcbe - 2021/2/7 19:07:00

来源: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文/今夕何夕

11月6日,一封道歉信赫然出现在《大连日报》上。

写信人,是13岁男孩蔡某某的父母;

收信人,是10岁女孩淇淇的亲人们。

在震惊全国的“大连女童被害案”宣判一年多后,淇淇的父母终于等来了对方家长的道歉。

但是,淇淇的妈妈贺美玲看完这封信,日渐麻木消瘦的脸上,始终风平浪静。

百来字的内容,不算很长的篇幅,看似真诚实意的愧疚自责,却没有解开他们的心结。

贺美玲说:“自始至终,都是我在要求他们,他们如果诚心道歉,早应该上门道歉。”

这,也是这起案件最让人痛心的一点:

受害者家属,被困在疼痛的漩涡里,把对凶手的怨愤,转化为对自己的折磨,步履维艰;

作恶的凶手,隐藏在茫茫的人海中,企图用逃避规避过往暴行,未给受害者半点补救。

个日日夜夜,贺美玲和丈夫像走过了几千几万年。

我们无法想象,女儿的逝去,给他们身心造成的创伤;

我们只知道,贺美玲每日以泪洗面,淇淇的爸爸更是一夜白头。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贺美玲一定希望,重启年10月20日。

那天下午,她因为忙于店里生意,没有去接孩子;最终,淇淇在距家米的地方,被同小区的蔡某某性侵和谋杀。

不禁要问,为什么13岁男孩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他的根,在家庭;他的本,在父母。

案发后,蔡某某被抓,他的父母马上搬离了小区,杳无踪迹。

直到开庭当天,他们都没有露面。

这种行为,固然有害怕报复的胆怯;但更多的,是匮乏将心比心的同理心。

因此,当最初蔡某某三番五次尾随小区女性时,他的父母选择了听之任之。

“他们从孩子出事到现在,没有一句道歉和赔偿一分钱,让我们看到这一家人特别没有人性。”

淇淇父母的声声控诉,让我们从这桩惨案里,发现家庭教育最扎心的一面。

儿童心理学家莫娜博士说:

“那些自由就没有从父母那里,习得同情和共情的人,更容易攻击别人,甚至犯下罪行。”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孩子的起跑线,其实是父母。

01

冷漠的孩子背后,

站着共情匮乏的父母

同一天,也在11月6日,玛莎拉蒂醉驾案迎来宣判。

谭明明被判无期。

结果传来,受害者家属们喟然长叹,木然悲戚。

然而,案件背后的一些事,更引人深思。

的确,谭明明罪大恶极,但这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站在她背后的那只大手——她的原生家庭,才是这一切的根源。

谭明明老家在河南省永城市茴村镇谭桥村。谭家在村上很有声望,是村里的首富。

谭家在村上开了一家企业,华诚皮革有限公司。

自从皮革厂开了以后,谭桥村以及附近几个村子,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

原本鸟语花香的环境,一下子变得臭气冲天,村里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怪味。

尤其是夏天,混着皮革的浓烈怪味窜进鼻孔,令人作呕。

村民家的井水也被殃及,浑浊不堪。常年喝井水的村民,因此患上了奇奇怪怪的病。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年10月,永城市*府,向华诚皮毛发送了一份行*处罚决定书:

华诚皮毛因违法排污被罚款10万元。

原来,华诚皮毛长期存在非法排污的现象。

华诚皮毛将浸泡驴皮,沾着废水,通过管道,齐刷刷排入东侧水坑,导致村子水源污染严重。

谭家只管自己好与富,不管他人苦和难。

如此扭曲的暴富,给了谭明明挥霍的资本,也助长了她的张横跋扈。

更为她日后的疯狂行为埋下了“伏笔”。

更恐怖的是,当震惊全国的“玛莎拉蒂撞宝马案”曝光之后,谭家没有一个人出来赔礼道歉,更没有给受害者一分赔偿。

一场车祸,三个家庭一瞬间被毁。

幸医院,掏空家底,烧钱保命;

死者女儿无心学业,思念成疾,抑郁休学。

……

受害者的悲惨无人问津,谭家却在想方设法逃避。

可以说,有这样共情匮乏的父母,能够培养出谭明明这样冷漠的女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有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

父母的三观如果歪了,孩子失去了模板,同样也会走偏。

02

没有底线的纵容,是砒霜不是蜜糖

看过一则令人心塞的新闻。

10月12日,武汉地铁2号线金银潭站,一位母亲从车上下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她的旁边,跟着双手插兜、两手空空的女儿。

忽然,女孩用脚踹了一下妈妈手中的行李箱;接着,似乎是还不过瘾,她又踹向提着行李箱的妈妈。

一下,两下……

妈妈往一旁走开,女孩又朝她身后踢了几下。

连踹了6脚后,一旁的路人看不下去,上前挡了一下。过分的是,女孩变本加厉,又动手要打这名路人!

令人惊讶的是,母亲第一反应竟然是立刻去阻拦路人!

看到这里,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而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为妈妈不知道这趟车的终点是金银潭,坐错了车。

不过一根芝麻大的导火线,却点燃了女儿的情绪。

也许在女孩看来,自己就是神,可以对世界和父母任意操作。

也许在妈妈看来,她还是个孩子,因为恼火发下怨气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在局外人看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透过视频,我仿佛看到这个女孩从小到大的每一个瞬间。

第一次撒泼哭闹,第一次辱骂长辈,第一次出手打母亲……

每次女孩一做出不合适的举动时,妈妈的反应不是阻止,而是任其发展。

久而久之,孩子的不良习惯逐渐养成,且日益恶化。

其实,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且伟大的,但是爱的方式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迁就和忍让。

畸形的纵容,养出的只能是无法无天的白眼狼。

前段时间,福州的吴先生就遇上一件糟心事。

他的豪车阿斯顿马丁,莫名其妙被踩坏。

监控显示,是两名孩子爬上吴先生的豪车玩耍,并先后踩上引擎盖和车顶。

吴先生的爱车价值超百万,维修报价80万。他向家长提出25万赔偿,但家长未予理会。

在他再三沟通协商下,家长依旧遮遮掩掩,不愿配合。

作为家长,时刻为孩子着想本没有错;

但是,孩子犯了错,家长选择护短,甚至逃避责任,很难说是为了孩子好。

因为,从长远来说,这样做其实是给他们挖了坑。

在父母言行的影响下,下一代有样学样;试想,如果未来真的遇上了类似问题,孩子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毫无原则的庇护,是砒霜而不是蜜糖。

03

孩子的善,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到底该怎么教?

父母教育,从来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施予孩子怎样的三观,孩子便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邻居张姐曾讲过她家女儿的事,印象很深。

过年期间,5岁的女儿趁着没人的时候,“伙同”小区其他小朋友,把楼层的电梯全部摁了一遍。

后来被人发现,告诉张姐。

她带着孩子在拜完年之后,罚女儿站在一层电梯口,对每一位即将乘坐电梯的邻居道歉。

原本因为孩子淘气略有不满的邻居,见状也消了气。

她的女儿,通过这件事,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困扰,因而在日后的言行中也会更加注意。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这位父亲。

自己两岁的儿子在水池边玩耍时,不小心打碎玻璃。

爸爸在孩子面前,光着脚丫下水池打捞碎渣。

再比如这位父亲。

男孩独自乘坐电梯,调皮地用水枪呲电梯按键面板,导致电梯损坏。

事发后,爸爸领着孩子当面道歉,并赔偿维修费用。

所以说,父母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在孩子“恶之花”萌芽之时,家长要身体力行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正确的改正方法是什么。

因为,有的错误,可以弥补;而有的错误,则会遗憾终生。

比起家财万贯,培养出一个善良正直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与所有父母们共勉。

今天,家庭君还准备了一个小惊喜,扫描下方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连10岁女童遇害天后,母亲终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