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
集团办公厅
5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组书记董强一行到大连理工大学访问交流,并与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举行会见,双方就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在国家重大工程、船海及多元新兴产业领域加强需求对接和技术应用衔接,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等话题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
中船集团在会上着重介绍了“十三五”科技及产业发展重点,大连理工大学围绕该重点内容逐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接。董强表示,听取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交流发言,进一步坚定和增强了中船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进行全面战略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十三五”时期,中船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坚持“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资本驱动、改革驱动”,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调整结构、持续发展”为工作方针,全力打造*工核心优势突出、民船产业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非船装备特色鲜明、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公司治理体系先进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
董强指出,大连理工大学在基础科研领域底蕴深厚,在前沿科技及前瞻性科研领域实力强大,拥有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端船海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海*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中船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结出了丰硕成果。随着今年来互访升级、了解加深,双方互补性和契合点更加明晰,全面战略合作需求更加迫切。未来,中船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大连理工大学发展,希望双方围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建设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强化对接、优势互补,在船舶海工、机电配套等涉海科研领域深挖潜力,围绕“智慧海洋”、“豪华邮轮”、“智能船舶”等国家重大工程及课题加强协作,在能源、环保、信息等非船多元领域广泛开拓,实现校企协同发展,携手迈向“世界一流”。
董强还就进一步推进双方战略合作提出了建议:一是明确合作原则,要将学校的基础性、前瞻性科研与企业的开发性、应用性创新结合起来,各有分工、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在船海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是深化合作机制,要从交流对接机制、重大领域方向合作机制、项目与人才合作机制、要素投入机制四个层次不断将合作引向深入;三是创新合作方式,要在专心科研的同时,重视用产业化的方式反哺科研工作,通过设立创新基金、搭建双创平台等方式,加快新兴产业技术孵化,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郭东明对董强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中船集团加强校企产学研需求对接、立足海洋开展广泛合作的求真务做法表示赞赏。他说,上月到中船集团访问交流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双方间互补性很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基础牢固,合作潜力和空间巨大。大连理工大学众多专业学科都与船海密切相关,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开展离不开船海企业特别是中船集团的支持,希望双方尽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双方合作再上台阶。郭东明表示,作为一家大型*工央企,中船集团是我国船舶工业的中坚力量,在推动我国海*装备现代化建设和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大连理工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和珍惜与中船集团的合作,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中船集团实际需要,在船海及多元新兴产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加强各类人才交流培养,为中船集团改革发展、中国船舶工业做强做优贡献更大力量,为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访问期间,董强一行还实地参观了解了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重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以及船舶拖曳试验水池。
中船集团*组成员、副总经理孙伟,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宋永臣陪同会见。中船集团总工程师陈志立,总经理助理、科技部主任许淼,以及经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船舶海工部、动力机电部、新兴产业部负责人参加活动。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工程学部、运载与工程力学学部、船舶工程学院、软件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