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连市教育局公布《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对其进行解读。
《学区划分指导意见》主要有五部分内容
1、充分认识学区划分工作的重要意义
强调科学划分中小学学区,确保学生就近入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基本均等的教育资源,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市各级教育行*部门要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切实做好学区划分工作。
2、学区划分的基本原则,主要规定了五条原则:
一是坚持保障基本的原则。要科学核定学校办学规模,在学校的办学能力范围内划定学区,满足接受基本的教育教学需要。
二是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学区。在学校办学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就近划定学区。
三是坚持科学划分的原则。要综合考虑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历史原因等因素。对于跨区界招生、生源饱和学校异地重建、高校附属学校招生等学区问题,提出了原则性规定。
四是坚持相对稳定的原则。学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因学校布局调整、城区改造、新建住宅项目等因素导致生源变化的,可以对学区进行适度调整。
五是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要顺应群众期盼,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公平划定学区,及时向社会公布学区划分*务公开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学区划分工作程序
明确中小学学区划分工作的主体是各区市县*府,由当地教育行*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学区划分工作程序分已建成住宅项目和新建住宅项目两类情况进行。
网图
一是对于已建成住宅项目学区划分。通过生源调查、制定方案征求意见、报请批准、方案公示5个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学区划分和调整工作,中小学学区划分结果公示应于每年5月20日之前完成。
二是对于新建住宅项目学区划分,明确了新建住宅项目会商研究、申请学区、出具意见、结果公示4个学区认定的工作流程。
4、有关要求
主要从各地区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定的工作流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结合实际制定学区划分实施细则、各中小学校生源调查、学区公示以及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学区划分等方面提出有关原则要求。
对于学位有空余的学校,各地区教育行*部门要适当扩大学区划定范围,确保各学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大致均衡;对于学位紧张的学校,要加强招生入学管理,严禁无计划、超计划招生,积极探索学位认定的细化条件,防止“学区房”频繁交易造成学校学位供给不足。学区划分调整时,要审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做好学生家长工作。
5、附则
规定了《学区划分指导意见》的适用范围(包括大连市各区市县、先导区城镇公办小学、初中)、住宅项目和公寓类房屋学区划分界定以及文件施行日期和原文件废止等。
网图
需要说明的几类学区划分情况
1、关于高校附属学校
高校附属学校的主管部门是高校。其招生对象主要是高校教职工子女。由于个别高校附属学校在完成本校教职工子女招生任务后学位有可能剩余,为了充分利用好这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学区划分指导意见》提出,高校附属学校应以招收本单位教职工子女入学为主,在学位有空余时可以采用科学公平的方式在其行*区域内接收一部分周边学生入学,具体操作办法需由高校附属学校所在区*府及教育行*部门与高校及其附属学校协商研究。
2、关于公寓类房屋
由于学区主要是对住宅项目进行划分,住宅项目原则上是指《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用途为“住宅”性质的房屋,而公寓类项目类型不一、用途多样,无法统一界定学区。按照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各地区根据公寓居住属性及学校接纳能力等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划分学区或调配安排学生就学。
3、关于新建住宅项目
由于新建住宅项目从选址论证、规划、立项、办理土地手续,到施工建设、房屋销售、竣工交付使用等环节历时较长,为确保广大购房者在办理房屋入住手续之后其子女能够就近入学,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和开发建设单位利益,防止虚假宣传,《学区划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
在项目选址论证阶段,教育行*部门应依据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会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研究该区域的教育配套问题;新建住宅项目在交付使用之前,开发建设单位应及时到项目所在地区教育行*部门申请划分学区;各地区教育行*部门经当地*府批准同意后,应及时向开发建设单位出具意见函;新建住宅项目的学区划分意见应在当地*府网站上进行公示,以便于市民知晓。
出台背景
为了规范小学、初中(以下简称中小学)学区划分工作,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学区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促进教育公平,在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出台了《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工作的指导意见》(大教发()8号)(以下简称《学区划分指导意见》)。学区划分社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