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辉
中国船舶报
4月28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组书记、董事长董强在京会见了来访的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一行,双方就未来加强战略合作,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海洋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实现协同发展,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
董强对郭东明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大连理工大学长期以来对中船集团改革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董强向郭东明介绍了中船集团改革发展情况和“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他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中船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去年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的良好业绩。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船集团将全面深入贯彻*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调整结构、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以从严治*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资本驱动、改革驱动”为新的动力,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努力将中船集团打造成为*工核心优势突出、民船产业综合竞争力世界领先、非船装备特色鲜明、多元产业协调发展、公司治理体系先进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海洋装备集团。
董强表示,大连理工大学是我国船舶工业人才教育基地,多年来为中船集团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和科研人才;在船舶和海工科研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海*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船集团和大连理工大学在发展方面上有很多契合点,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他希望未来双方围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海洋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强战略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董强就双方未来加强战略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双方高层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定期会面机制,就国家*策、联合研发、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深入交换意见,推动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适时签订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二是结合中船集团的产业发展需求和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及人才优势,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围绕船海、配套领域的关键难题和共性技术,依托“智慧海洋”工程建设、智能船舶研发等重大课题,开展联合开发,共同推动我国船舶产业升级;三是加强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携手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在中船集团的转化,共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四是积极探索在非船领域的合作,抓住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等历史机遇,在新能源、信息产业、环保设备等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合作;五是围绕中船集团的人才需求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结合具体项目,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郭东明对董强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对中船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说,作为一家大型*工央企和我国船舶工业的中坚力量,中船集团在推动我国海*装备现代化建设和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大连理工大学正在着力打造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希望能加强与中船集团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研发资源整合、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中船集团的改革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使双方的合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取得新的更大的合作成果。
中船集团*组成员、副总经理孙伟,总工程师陈志立,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主任熊余红,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宋永臣陪同会见。中船集团科技部、船舶海工部、动力机电部、新兴产业部相关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工程学部、运载与工程力学学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