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携手迈向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
TUhjnbcbe - 2025/7/15 9:27:00

“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书写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篇章。”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着眼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会议提出“五个坚持”的主张,为推动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

从古至今,无论东方西方,交通一直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全球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严重挑战,交通对于加强互联互通、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性更加彰显,世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呼唤更加强烈。

没有可持续的交通,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开放联动,推进互联互通;坚持共同发展,促进公平普惠;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低碳;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是打通全球互联互通“梗阻”的良方,也是推进全球可持续交通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引,为世界擘画出路路相通、美美与共的美好蓝图。

交通者,交融文明,通达天下。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符合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深化交通合作,促进互联互通,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当今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利益交融前所未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交通先行、坚持创新引领、坚持交通天下,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将不断照进现实、照亮未来。

交通是商品交换的先决条件。随着交通的改善,人类的物质生产逐步从自给自足的方式,过渡到分工交换的方式。物质产品的分工交换,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之一。

交通,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交通”一词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概念。

交通[jiāotōng]

交相通达。

《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晋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电话四达,处处交通。”

感通;感应。

《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唐张鷟《游仙窟》:“娘子向来频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脉朝来顿引?”

引申为交流。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音乐﹞可以说是人类交通感情的工具。”

交往;往来。

《韩诗外传》卷十:“渊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明寺》:“南中有歌营国,去京师甚远,风土隔絶,世不与中国交通。”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一》:“因为既能通信,也许将来就能交通。”

中国目前已经在正式办学的本科交通大学(学院),一共有10所,占所有本科大学比例为0.8%,而交通大学占大学的比例,却高达3.4%。

按照国内排名,分别如下:(校名,位置,等级,中国大陆排名)

1.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工程,第7名

2.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市,/工程,第18名

3.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市,工程,第41名

4.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工程,第44名

5.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市,第名

6.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第名

7.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市,第名

8.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市,第名

9.山东交通学院,济南市,第名

10.台湾交通大学,新竹(台湾省),无国内排名数据)

其实,除了以上10所名正言顺的本科交通大学(学院)外,9年广东交通大学已经获批筹建。

有容乃大以文明智慧促进和平发展

孟夏时节,万物并茂。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始终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系牢世界和平纽带,夯实各国发展根基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
1
查看完整版本: 携手迈向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