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掰一掰那些吸睛的地名背后都有来头环京津
TUhjnbcbe - 2025/7/14 11:30:00

日前,辽宁省自然资源厅门户网站正式上线发布了版辽宁省地级市标准地图。仔细看完地图之后,您会发现咱偌大的辽宁省,有很多地名真是挺“欢乐”:比如大连有一拨地名与“坨子”有关,有排序的: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四坨子;有分类的:青鱼坨子、形人坨子、长坨子、团坨子。本溪有个地方叫韭菜顶大山,这可真是特牛的韭菜;还有个地方叫出不来沟,可能是真不容易绕出来。

翻看一下咱大沈阳,也有一些特别的名字,不过,这些名字都是有来头的,或是一段传说,或是曾经的风光。

“韭菜岗子”

为啥不种韭菜?

“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

是兄弟吗?

“老瓜堡子”

这里瓜多吗?

“出不来沟”

是不是真不容易绕出来?

“靠边屯”

咋听着有点不礼貌?

大东区的“老瓜堡子”

扒几个沈阳的奇特地名

老瓜堡子地区是繁华的闹市区,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只有老瓜堡东路、老瓜堡西路和老瓜堡小区等以“老瓜堡”命名的地方在提醒人们这处老地方的存在。

“老瓜堡子”形成于明末清初,原来是城郊的一个村落,后来逐渐由城乡接合部变为市区。老瓜堡子地区泛指北海街和沈铁路之间的区域,是浑河旧道,曾是鹳(guàn)鸟栖息的地方,因此,这里被人们称作“老鹳堡子”。后来时间久了,“老鹳堡子”被逐渐谐音演变成“老瓜堡子”。

辽中区的“韭菜岗子”

“韭菜岗子”分东西两村。在其村史上,有这样的记载:有道沙岗长满野韭菜,因地处岗东,故名东韭菜岗子;而地处岗西的,故名西韭菜岗子。

据悉,这俩村落均是清初形成,算来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民孙素艳称,早在40年前,她来西韭菜岗子村时,就没见过那个沙岗。如今,村里旱田种玉米,水田种稻子,还有满田的苹果树,独独没有见过野韭菜。曾经的风光早已不在,但是关于那段村名的由来,还有人能说出来。

法库县的“靠边屯”

法库县有个靠边屯。“靠边,靠边”,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礼貌的意思?其实,这个名字也有故事。

有书记载:清顺治年间,有蒙古族人于此首居,日久成村。清修柳条边(清军入关后于东北兴建的堤防壕沟)从村南通过,并于此地设有“卡路”,亦称“卡伦”(满语称边境屯或守望之处,即边防哨所),故而得名“卡路营子”。民国十二年,按奉天省省长王永江之意,将其改为“靠边屯”,意为靠近柳条边的屯子。

专家:地名是历史的见证

民俗专家齐守成介绍,沈阳街路的命名大概可分成6种类型,包括以王府和官署来命名,以人物姓氏来命名,以商贾行市来命名,以宫观寺庙来命名,以数字和经纬来命名以及以风物轶事来命名。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随着地区建设及改造的持续,有一些街路及地区面貌改变很大,甚至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模样,可命名却依然延续着。无论地名是另类还是古朴,都是一场风物记录,一段历史缘起。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刘宏伟

1
查看完整版本: 掰一掰那些吸睛的地名背后都有来头环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