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大连失去了两位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抗疫工作者。1月10日上午,志愿者那君离开了我们,1月24日早,社区工作者王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以生命担使命
年2月,那君加入了金普新区慈善总会微爱义工总站,在会长王建斌的眼里,那君是一个热情的人,他是他所在的志愿者队伍中出勤率最高的。年1月、7月、12月,那君参加了三场防疫志愿活动,始终奋战在防疫第一线。
在其他志愿者眼里,那君是不知疲倦的钢铁战士,他每天背着40公斤的消毒液,穿梭于各个小区进行义务消杀,协助社区贴封条,送返乡大学生回家……据其他志愿者回忆,直到那君出事前一天,他还一步步爬上了12楼对居民楼进行消毒。但是他从未告诉别人,自己有心脏病,还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不能做剧烈运动,也不能过度劳累。那君的妻子每天晚上都会劝他,累了就回来休息吧,但是那君说不用,现在缺人,任务紧张,他一定要坚持。
1月10日9时30分,那君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4岁。倒地时他的手里还拿着“大炮”,就在20分钟前,他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动态,就是自己和队友们一起去消杀的视频。那君的姐姐表示非常心疼弟弟,每次他消杀完回到家都八九点了,弟弟家里不富裕,好东西都拿去孝敬老母亲了,回到家只能吃方便面,但他就想做一个无名英雄,想成为一个能为家乡和百姓服务的人。
那君离开的第二天晚上,队友们自发为他举办了纪念仪式,他们在小区的地面上点上蜡烛,摆成心形,将那君的名字围在中间,寒风呼啸,却吹不灭这渺小的烛光,就像那君的精神永远不灭。
1月13日是那君出殡的前一天,那君84岁的老母亲一边回忆儿子生前的点点滴滴,一边表示自己连儿子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言辞悲痛,令人动容。哭过之后,她又表示自己养了一个英雄儿子,那君是为人民服务而死的,她感到很自豪。老人叮嘱孙子,一定要走父亲的路,把父亲当作榜样,向他学习。还给儿媳和女儿打气,只要精神不倒,家就不会倒。
那君的妻子整理了一些捐款单,夫妻俩五年捐款48次,捐款金额共计两万多元,其中多笔与新冠疫情有关。那君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一个月生活费也就三千多元,可他们就是通过这一点一滴的捐款,星火不断,聚爱成炬。
1月14日,那君的亲友与他作了最后的告别,他的照片很快就被花束包围,自发赶来的志愿者送上了横幅,小区中的居民也纷纷打开窗户行注目礼。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这位用生命担使命的防疫勇士。
1月18日下午,那君的儿子背起75公斤重的消毒装置,继承父亲遗志,他表示,父亲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就是“继续消杀”四个字,继承父亲的意志,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他背起将近80公斤的消杀装置,肩头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一想到父亲曾经也这样负重前行,不禁湿了眼眶。
她以恒心守初心
王超是一位80后的社区工作者,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社区里一干就是12年,把这份平凡的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据王超的同事和朋友回忆,对同事她热心诚恳,对弱势群体她倾心帮助,对父母她孝敬懂事。她工作兢兢业业,连续八年被评为“社区优秀工作者”。
早在年,王超就通过了“社区工作师”的考试,业务能力超强,每次街道工作总结的时候,她的身边都围着一群人,大家向她咨询各种难题,在她的耐心解答下,大家的问题总能迎刃而解。王超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厚厚的居民信息记录本,被同事戏称为“百家杂谈”,但就是这本笔记,让王超能对每一户居民的信息都了如指掌。同事们回忆,王超一有时间就会到辖区熟悉情况,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她都清清楚楚,简直是一张“活地图”。
提起王超,社区里的老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王超负责社区退休管理的相干工作,对于来咨询的老人,总能细致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困惑,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办证,老年人记忆力差,王超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办手续不要忘记带证件。对重病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她经常上门询问老人身体状况,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叮嘱他们有事找社区帮忙。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心的关怀赢得了老人们的赞许。
年,王超原本已经在备孕了,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把这个计划搁置了。站岗时她主动要求站最晚的一班,还安慰同事,反正她又没孩子。三九天,她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没有麻烦同事替班,三伏天,她起了一身热痱子也没有脱下防护服。翻看她的朋友圈,几页几页的都是防疫相关内容,她不仅自己冲在防疫第一线,还把家人也发展成了志愿者。王超的丈夫每天开着车忙于各点位的物资调动,帮助大家送饭送水,还充当班车司机的角色,把每一位同事安全送到家。对于被隔离家庭,她更是献上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每一户隔离的家庭建立台账,记录他们的需要,冒雪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生活物资。
王超不仅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在父母眼中也是个孝顺孩子,平日里工作再忙她都会给父母打电话,父母有什么想吃的,她就买来大包小卷的送过去,生怕老人营养跟不上。
这位深受居民喜爱的“小巷总理”,1月22日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年仅36岁,当救护车赶到现场时,她的手里还捏着没来得及张贴的通告。“我想当一名‘小巷总理’,我觉得我能行。”这是她对社区居民的承诺,也是对自己职业理想最朴实的表达,她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位伟大的抗疫英雄都是在岗位上去世的,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守护了家乡和人民,温暖了整个冬季。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生生不息。
网友们纷纷为这两名牺牲的英雄致以哀悼,赞扬他们是时代楷模,是平凡岗位上最值得尊敬的人,表示他们会永远记住两位平凡英雄,并对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致敬。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像那君和王超一样的人,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工作岗位上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有的只是别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今天我们享受着别人的守护,有朝一日,我们也一定会变成别人的英雄。点点星光比不过皓月莹莹,但如果每一颗星星携起手来,就会汇聚成璀璨的银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这个世界不缺少英雄,中国人迟早会战胜疫情,春暖花开近在眼前。
部分素材综合半岛晨报、大观新闻、大连日报、人民日报
编辑:安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