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甜蜜、活泼灵动,第一次见到王一琦的人很难把眼前这个女孩和那份连续三年蝉联专业第一;打破院系历年最高分纪录;包揽校、市、省、国、国际竞赛大奖的“完美简历”联系起来。一路汗水一路歌,这个女孩靠着心底的坚韧和执着,从压线进入专业的倒数第一,成长为49门课程90分以上,30门课程接近满分的“铁打第一”。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大连海事大学的四年里,她写下了一部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王一琦,中共预备党员,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外贸运输)专业级本科生,任院学业发展中心导师团成员、中队学习委员、FFA航运学习社主席等职务。保研绩点4.24,最高学期绩点4.63,连续三年综合排名1/66,成绩排名1/66,三年累计C项积分排名1/66。曾获国家奖学金、大连市三好学生、海大青春人物之“勤思笃学奖章”等40余项奖励荣誉。现已保送至同济大学继续深造。
“努力”做底色,青春要“逆袭”
年,王一琦以江苏省理科高考最低分分被大连海事大学录取。虽然是踩着分数线进入海大,但她并没有自卑,而是带着坚毅诚朴的求学态度,立志不负自己的选择。从那时起,晨曦伴着她早起诵读,星空照着她夜路归寝,图书馆自习室记录了她每一次苦学到闭馆的身影。就这样,从高考数学勉强及格,到连续获得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数学竞赛一等奖,实现4个一等奖的数学竞赛大满贯,并作为主力队员出征全美数学建模大赛获二等奖;从踩线进入专业,到连续三年成绩排名、综合排名均为专业第一,最高学期绩点4.63,打破了院系历年最高纪录。这只“丑小鸭”一天天的长大,最终完成了成为“白天鹅”的华丽转身。
有坚实的学业成绩做基础,王一琦入围了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夏令营,最终,她选择保研到交通行业首屈一指的同济大学,从事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立志为国家在交通科技最前沿领域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学以致用,从“弥高”到“弥坚”
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王一琦也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各项科创项目。在海大就读期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已发表论文4篇,其中包括EI两篇,ASCE、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各一篇。除此之外,她还成功申请了一项实用性新型专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大三下学期,王一琦已参与校级、省级、国家级项目10余项,负责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真正的热爱不需要坚持,真正的梦想也谈不上忍耐。在内心澎湃动力的助推下,王一琦从风平浪静的“内海”,一路驶向了风阔天高的国际舞台:她是大连海事大学唯一于土木工程学科顶尖级国际会议——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期刊发表论文的本科生;同时也是学校唯一、全球极少数的,受COTA(海外华人交通协会)邀请参加“第20届国际交通科技年会”的本科生。
携手并肩,穿过风雨看彩虹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在追梦的道路上,王一琦也在积极发光发热,主动承担学生工作、参与志愿服务,努力追求“1+1>2”。作为中队学习委员和学院学业发展中心第一批朋辈导师,她主持举办“学习帮扶”“学霸讲堂”“笔记分享”等活动30余次,累计服务余人,获评学风建设“专业达人”称号。同时,身为FFA航运学习社主席团一员,她积极筹备FFA航运教育发展基金,努力打造一个薪火传承的海大人才资源库,致力于将海大人的精神风貌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学子。
工作中严谨认真的王一琦是同学们的表率,生活中性格开朗的她也一直在带动着室友们共同提高。自入学以来,她带领所在寝室不断进步,创造了寝室3人获保研资格,三年累计获奖学金近4万元,荣获“学霸寝室”称号的佳绩。
“读作诗和远方,写作脚踏实地。”心怀梦想,坚定热爱,大连海事大学的蓝色基因和“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为“丑小鸭”插上了翅膀,腾空而起的,是一个有温度、有广度、有厚度的海大“白天鹅”。如今,王一琦正义无反顾地奔向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她身后的光芒也成为了新一代海大学子的灯塔。加油!海大人,追梦的路上你们永不孤单!
素材来源大连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