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车和蓝灯的士贴上“卒中地图”车贴,成为了城市流动的“卒中地图”宣传站。
文霍然图受访者提供
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时间就是大脑”,高水平的卒中急救能力,将使患者及其家庭大为获益。大连的卒中急救水平如何?年8月全国百余个城市卒中急救地图建设评比给出了答案——大连市以优异成绩位列“全国第一”,再次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脑卒中的
黄金1小时救治圈
中国卒中急救地图由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创建,以顺畅、高效的急救体系,为急性期卒中患者院前急救选择医院提供精准导航,提高区域内急性期卒中救治水平和效率,减少脑卒中导致的残疾和死亡,进而推动卒中专病分级诊疗、加强院前急救与医疗机构急诊的衔接,打造区域“脑卒中黄金1小时救治圈”。
大连于年7月正式发布“大连市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医院,与其他12家医疗机构成为首批卒中急救地图参与单位。年3月,医院增加至19家。两年间,医院不断扩大卒中急救地图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建立起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分级救治与区域协同并举的区域脑心救治网络模式。
发挥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卒中急救地图不是一张简单的平面地图,而是融技术、管理、质控、宣教和导航于一身的立体的网络救治体系。区域卒中防治急救也不是一张简单的网,而是立体、多维度、有交叠的网,除了城市更应覆盖山村。
年3月,大连市脑血管病专科联盟成立。医院作为联盟会长单位在分级诊疗、疾病防治、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临床研究等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落实全国“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落地。年9月,大连成为东北首个“中国千县万镇卒中识别与分级诊疗行动”试点地区。医院作为大连地区中心单位,再次担负起推进脑卒中急救体系建设与培训工作、提升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水平的重任,并履行全面做好卒中知识科普宣传的职责。为了做好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及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医院医院开展了神经介入技术合作,并协助其卒中中心的建设,提升其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满足当地群众“大病不出县”的就医需求。
医院在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上取得了卓越成绩,并在区域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获批成为大连市首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辽宁省首家“全国脑卒中医院”、国家首批“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单位”和“高级卒中中心五星单位”及“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
高级卒中中心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介入科、康复科、影像科等全院20余个科室,建立起一个包含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为一体的学科联合体系,设立了专门的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及卒中急诊,建立独立的卒中筛查随访门诊,启用高端复合手术室,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颅内动脉瘤微创介入等技术,形成早期介入并贯穿疾病恢复全程的康复治疗体系,为脑卒中患者提供高效的急诊救治、标准化的诊疗和康复随诊等全流程、全周期医疗服务。
救命地图你会用吗?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已经成为国人的首要死亡原因。在这场“生死时速”中,卒中急救地图就是一张“救命地图”,以专业和速度穿起我市急救脑卒中患者的生命链。
市民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