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平凡的人
每日忙碌敬业执着
她又是一位不平凡的人
一腔赤诚诠释医者本色
她就是刚刚荣获
“辽宁青年名医”称号的
崔晓楠
术有专攻
中西医结合见奇效
一袭长发、笑容温暖,崔晓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女性标识般的娴雅。而在工作中,医者沉稳、坚韧的特质表露无遗。20多年奋战在医疗一线,崔晓楠已经把职业变成了“挚爱”,用她自己的话说:“长在我的生命里,欲罢不能。”
作为大连医院肿瘤二科的主任,辽宁省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劳模模式”是她的工作常态:查房、门诊、带研究生、做科研......“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肿瘤治疗,太多未知需要去研究探索”,就这样“5+2”“白+黑”成为了崔晓楠的生活常态——工作日为病人诊断医治,周末加班“充电”,奔波在各类学术研讨会上或忙碌在研究一线。
年10月12日,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肿瘤中西医结合学术高峰研讨会,崔晓楠进行主题演讲。
崔晓楠对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见解独到,推行整体医学理念,强调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丰富的经验和学习的沉淀积累,让她在中西医结合诊疗肿瘤方面走出了一条宽敞的大路。她说:
中医、西医各有优势,中西医不同认知体系与医技手段有机结合,兼得二者之长,形成合力,实现协同抗肿瘤疗效。中西医同步,依据患者肿瘤特征与体能状态,量体裁衣,科学整合,实施个体化治疗,不但追求最有效率的肿瘤控制,提高生存时间,而且强调减轻常规治疗*性,改善生存质量。
工作中,无论是门诊还是查房,崔晓楠都认真仔细,一一对患者检查、问询、耐心回答,让患者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减轻心理压力。
年,在她的推动下,大医一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成立,同时也成为辽宁省“十三五”首批重点专科中,唯一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在临床实践中创新肿瘤治疗模式。为了推进肿瘤中西医结合为代表的整合医疗模式,在崔晓楠的倡导下,年,辽宁省抗癌协会成立肿瘤中西医结合专委会,主办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国家及省市级继续教育,推行肿瘤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模式,新技术医疗模式、精准医疗模式。同时,她还致力于创新中医药的发展,并从蟾蜍中首次分离鉴定出具有抗肿瘤、抑制转移的活性成分:沙蟾*精空间异构体,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全人关怀
推行多元素整体医学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崔晓楠倡导推行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营养等多元素整体医学模式,对作为“生物人”与作为“社会人”的患者进行全人关怀。她为每个就诊患者及家属给予心理疏导、营养、运动指导,鼓励患者培养高尚的爱好。提出了“性格即疾病”的理念,引导患者及家属心身健康行为。
崔晓楠说,医务人员与家属、患者是一个团队,家属与家庭是患者的第一“生物圈”。由于亲人罹患肿瘤,每一位患者家属基本上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因此对家属情绪与心理引导以及肿瘤照护知识宣教都是肿瘤治疗关键环节。每次接诊过程中,她都会增加一个特别环节:对患者家属进行特别的心理引导与肿瘤相关知识指导。
“既然它找上门儿了,咱就不能怕。老爷子当过兵,身体素质不错,咱们要帮他树立信心。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不管前面有啥困难,咱们一起面对。”
“我父亲很倔,但非常信任您,很听您的话,一定会好好配合治疗。只想说,遇到您,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这样的“心灵处方”崔晓楠已经不记得开出了多少剂。崔晓楠说,心情的变化会影响患者内分泌,干扰到免疫系统。因此,除了开治疗方,她还会为患者开出“心灵处方”。
我会和患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