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新生刘芮瑄今年开始她的大学学业与生活,她也成为全家第13位,考入大连海事大学的成员。
为什么是13人?因为,在61年里,一家三代刘芮瑄和他的家人先后就读于大连海事大学共计13人:她的姥爷(轮机工程专业)姥姥(轮机工程专业)五姨姥爷(基础部师资班)大姨(管理信息系统)爸爸(计算机及应用)妈妈(本科国际海事研究生国际法学)二姨(法学硕士)舅舅(航海技术专业)舅妈(国际经济法)五姨(道桥专业博士)五姨夫(道桥专业博士)表哥(计算机及应用)刘芮瑄(轮机工程专业)
可以说,这一家人成为了大连海事大学的模范代表,比找一位明星来代言都要更响亮。但是,和一家13人考入同一所大学的场景有所不同,在同一时间段,中国*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一份《关于陆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引发热议。
一边是13人集体入学,一边却是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这是怎么一回事?
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之后
原来,在这份公示名单中,共有15名内地硕士研究生、7名内地博士研究生、4名港澳台地区研究生、6名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而中国*法大学并没有公布这些研究生放弃入学的原因。
但从一些高校“录而不读”以及研究生休学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比如,在《中国*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法大发[]62号)第五条中有强调,“新生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于报到日前以书面形式向所在二级培养单位请假,并附相关证明,二级培养单位应当在报到日期结束之后,按照学校要求将请假学生的情况汇总后向研究生院备案。
言外之意是,学生可以请假,但是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在实操过程中,如果遇到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所谓二级培养单位,也应当在新生报到结束之后,按学校要求将上述学生名单报送研究生院。
或许,我们可以推断,这32名研究生当中,就有包括触发了上述条款放弃入学或者被退学的情况。
实际上,按照我国对于研究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研究生如果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可以申请休学,休学时间一般以学期计,期满后需继续休学的,可申请办理延期手续,但累计时间不得超过2年。
这其中,包含对研究生已经入学的,或者已经录用还未报到的人。假设一个人辛辛苦苦考取了研究生,但是他在经历录用到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这所学校或者报考的专业并非自己心仪的,或者中途出现了其他选择机会,在权衡利弊之下,有些人就会选择放弃入学。
很简单一个道理,有案例显示,在大四末期再到研究生发放录取名单这个过程中,一些考生可能会去找工作,如果这份工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属于自己比较满意,待遇和环境也看得到前途的,如果这个考生对自己考试后的成绩预估不太理想,他很有可能会选择签约工作,当然,至于后面如果被录取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就读研究生。
当然,也有少部分特立独行的人,非要放弃硕士就读的机会,选择先工作,这也是一种个体选择,没必要大惊小怪。
回到中国*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这件事来看,这种在高校里面应该是一种常态化事件,也就是说会有出现的概率,但是概率大或小,往往就要看当年的情况和媒体的报道次数了。
一家13人入读同一所大学
和研究生们放弃入学相比,这家人就读同一所大学,显然就要正向一些。它给人一种持之以恒或者稳定的感觉,但同时,也会让人有些疑问,这其中会不会存在利益输送或者阶层固化等?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忧虑。因为,刘芮瑄的姥爷是一名高级轮机长,姥姥、大姨是船舶工程师,舅舅是现任远洋船长,她们三代人的求学经历,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化,更见证了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
她们传达的是,术业有专攻,理想有继承的家族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恒定并且专业的学术理念表达,或许,她们的专业不尽相同,但是为学校、为船舶、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却是不可估量的。
这就好比,一些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比如奥运冠*、航天员等,他们在退役或者选择重新就读大学、研究生一样,在某个领域有着一定专业技能并且能够持续稳定给社会输出能量的人,他们应该得到优待和*策倾斜。
更何况,一些凭借自身实力取得好成绩的人,就更加值得被点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