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马上进行,而高考完马上又面临着填报志愿。而提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大学,大家又有一种谈“武”色变的情绪。的确武汉作为我们国内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但提到大学又有几所不容错过的好学校。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这几所高校!
说到武汉高校,这两所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被誉为“同城双子”!但学科布局差异明显,两者相比较,华中科技大学主要强在工学和医学,而武汉大学人文社科和理学实力更强。
武大的计算机学科也是全国一流水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评级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评级为A-。
华中科技大学在综合化方面也同样“出彩”,其新闻传播学是是A级,公共管理、工商管理都是A-。华中科技大学是传统理工科大学中综合化做得最好的之一(可能仅次于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排位也很高,至少绝对处在“清北、华五”之后的第一梯队,实力远在同城其他高校之上。
而武汉的“第三校”也是众多像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南财经*法大学各擅胜场。
华中师范大学
其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定位为华中行*大区主要师范大学的老牌文理综合性大学,实力雄厚且学科布局均衡,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中,可排在第四位,坐四望三(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发展势头强劲,在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评选中,在师范大学中实际排名第四,也超过华中师大(南师的学科评估成绩是全国地方院校第一)。老实说华中师大近年尽管各方面都有发展,但可对标的其他院校的发展更迅猛,华中师大的学科优势特别文科优势目前算基本保持,但与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发展差距在拉大,甚至有被首都师范大学超越的势头。不过华中师大在武汉的地位,仍是第三校的首要候选。
武汉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几所可算是紧密对标的学校,尽管实际学科侧重并不相同,但都是以下的顶级工科强校,武汉理工是这几所当中学科布局最广泛的(学校本身是三所工科大学合并的产物),综合实力自然也不弱,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国顶尖,交通、设计、机械也是准一流水平,但与哈工程相比,武汉理工的学科高精尖程度差一些,几个“主流”热门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的水平也落后哈工程一个身位。武汉理工与南京理工相比,尽管学科侧重也有所不同,整体实力是比较接近的,但南京理工的录取分数,在大多数省份比武汉理工更高,这主要反映的是南京相对于武汉的“地皮分”,当然对全国多数地方的考生来说,武汉比哈尔滨又更有地域优势,反映在录取分数上,是在多数省份哈工程的录取分数不如武汉理工(尽管哈工程的质量水平肯定不在武汉理工之下)。
华中农业大学
其走的是立足传统专业优势、稳健扩张的道路。年华中农大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1%,其中农学和生命科学所涵盖的全部6个领域都进入全球1%(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都是进入前千分之一)。再看它第四轮学科评估的上榜专业,7个A级专业5个涉农(其余2个分别是生物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B级和C级学科也多为农学或农学的近邻学科,如B级的农业工程,B+级的风景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水产等;C级的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C+的生态学,C-的林学等。可以说华中农大是我国农学领域的一个“实力堡垒”,在全国农林高校中,至少可排第三(也是与南京农业大学一时瑜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是一所“国字头”高校,因为历史上也长期是单科性学院,当前仍有明显优势学科,它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都是A+、王牌专业。但地大的两个王牌学科以下,专业质量水平有明显落差,B+学科只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但地质大学B级及以下上榜学科众多,说明该校在综合化方面步伐很大,学科布局已经相当广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学科评估中,地矿油的三对“国字头”高校是合并在一起参评的,说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不能不提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但实际两校的体量差别较大,武汉的规模明显更大,学科数量也比北京多的多。北京地大当然有其地域优势,但学校综合实力不如武汉——中国矿大的情况类似,徐州的本部综合实力强于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实力则强于华东校址。两校虽然已各自独立,但交流充分,特别本科到研究生、硕士到博士转换阶段,两校关系仍至为紧密,可以说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中南财经*法大学
是一所大区财经类院校与一所大区*法院校的强强合并,实力自然不俗。*法这一部分不消说,过去的法学“五院四系”之一,当前实力依然强劲(五院中只有西北*法明显跌落,近年的趋势是华东*法上升势头很快,特别是高考录取分数上升更快)。原中南财经部分也基本保持了学科优势,就6个相关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的综合评估来看,中南财经*法大学略低于西南财经大学,在财经“六朵金花”中仅高于江西财经(如果是按“五朵金花”的说法,则叨陪末座)。但说到录取分数,中南财经*法大学则是武汉高校第三。
说到以下,隶属老本科高校,在武汉的有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江汉大学等。
湖北大学
在以省/市名命名的高校中,存在感不高,还不如在镇江的江苏大学(整体实力也不如江苏大学)。它的前身是武汉师范学院(之前是武汉师专),自然也是以文理基础学科见长,学科数量较多,实力也较为均衡。当然它的整体质量水平与省内高校有明显差距,也缺少冒尖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有18个一级学科入选,其中最高的是B级(生物学),另有4个B-,两个C+。在这一层湖北大学是综合性最强的一所学校。
武汉科技大学
过去是武汉钢铁学院(注意钢铁学院喜欢改名为“科技大学”,如北京钢铁学院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鞍山钢铁学院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这所学校其实学科质量较高,除了钢铁学院会比较强的冶金和材料,它的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也都是B级,这是很好的成绩,此外安全科学与工程是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和公共管理都是C+,软件工程是C,总体表现好于湖北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实际我国民族类高校也都在综合化发展(大连民族大学更是以工科为主——该校建校时间较短),中南民族大学的综合实力,可在民族类高校中排第二位(仅次于中央民大)。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能旗开得胜,心想事成!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