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年,在温家宝总理看望晚年的钱学森先生时,钱老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年10月30日,钱老溘然辞世。次月,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便是其由来。同时,也正是这样的缘由,使得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开始在高等教育界广为流传。
所以,今天小编就以大连理工大学的基础学科人才拔尖培养计划为例,和大家简单聊一聊。
大连理工大学现已有5个培养基地入选“拔尖计划2.0”基地,分别是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这为其基础学科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构建了稳固平台!
而在这成功的背后,是大连理工理工大学对应学科与专业高水平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持!
如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成立,其背后依托的就是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A类学科——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力学,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强力支持。还有其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依托的是ESI全球前1%的计算机科学学科,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有化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也是ESI全球前1%的学科。
在强力后盾的支持下,大连理工大学拔尖计划基地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才培养模式特色突出,“一班一策略、一人一方案、一生一导师”的举措;“小班化、个性化、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贯穿始终。为强化学生基础学科能力培养,注重科研与创新,其基地本科一年级学生即可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由导师指导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训练计划等等。
同时,设定专门的奖学金和学术交流基金,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和学科竞赛等活动,还有优先赴国外学习交流等*策支持等等,无论是*策倾斜还是资源支持,最终的目标都是在基础学科领域为为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培养高水准的拔尖人才!
综合以上,我们从大连理工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来看其学科发展建设和专业人才水准,的确是反应出了大连理工大学强大的综合实力!如果小伙伴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内容,欢迎评论区留言,咱们下期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