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拥抱未来
我们耳熟能详的建市百年
远远不是大连的全部
这是一座饱受战乱的城市
从古至今
这里是*事家口中的
“兵家必争之地”
(“满铁”旧址)
▼
这是一片兼容并蓄的土地
从地缘*治到人文地理
和东北腹地与众不同的乡音
讲述着“我们不一样”的故事
(梭鱼湾滨海观景带)
▼
这是一座永不言败的城市
这是一座踏浪如歌的城市
历史上
这里无论是繁华或者荒芜
总会在绝境处焕发勃勃生机
这是一片永不能称之为“文化沙漠”的土地
千百年来
大连与华夏文明圈的关系
一直是向海而生、从未离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娓娓道来一个辽东半岛最南端、北纬39度的梦幻故事。这里有着气魄恢弘的历史文明,有着瑰丽神奇的天造地设,这里的人们永远故土难离,这片土地永远面向未来。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
▼
胶辽古陆初现
2.3亿年前,地球尚处于三叠纪,混沌初开,辽东半岛轮廓形成。沉睡在海底的“大连”和山东半岛、朝鲜半岛露出水面,形成一片新大陆,史称:胶辽古陆。
彼时,这片辽阔的大陆生机勃勃,出没着各种巨型动物。近代考古发现,在那段*金岁月里,大连曾是猛犸象、剑齿虎、披毛犀等史前巨型动物的乐土。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
▼
沧海桑田,一眼万年。2万年前,海水再一次灾难性地侵入陆地,将大部分陆地动物吞没。
海洋变成了陆地,陆地又重新变成了海洋,古陆分化瓦解,辽东半岛才横亘在*渤海之间。
(金石滩海滨)
▼
地质学家认为,彼时,处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的辽东半岛,新地质构造活动和海水动力对陆地的长期作用影响,使得大连地区多山地丘陵、少平原低地,滨海岩溶地貌形态较发育,形成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并发育着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
(瓦房店骆驼山国家海滨森林公园龙凤滩景区海蚀地貌)
▼
(侵蚀构造低山,今大黑山)
▼
(构造剥蚀地形,今老虎滩、周水子以北、革镇堡等地区)
▼
(剥蚀堆积地形,今周水子-大辛寨子一带)
▼
(堆积地形,今营城子、土城子一带,马栏河等地区)
▼
(风成地形,今寺儿沟、南山等地区)
▼
(海成地形,今小平岛等地区)
▼
距今1.2万年前的冰川时代后期,也就是地质学上的第四纪全新世时代,全球迎来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开始上升,大连两海夹一陆的地貌格局就此形成。
古人类报到
距今1.7万年前的古龙山更新世晚期洞穴遗址,仍是迄今为止大连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在大连地区生活的猎马人与北京山顶洞人处于同一时代。随着复州湾骆驼山遗址的发现,大连地区或有更早的人类活动,这寄希望于未来的考古发现。
种种迹象表明,早在上万年前,辽南就是连接中国华北——东北之间人类和动物迁徙以及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新石器时代,距今年前的小珠山遗址,大连不仅实现了人口骤增,同时也成为东北地区最发达的地方之一。这一时期,早期的猎马人又get到了一项新技能——从狩猎猎人到捕鱼渔民的角色转换。
(小珠山遗址出土的压印纹筒形罐)
▼
后世口中所说的夷分九种,生活在大连地区的古猎马人便是九夷之一,在先秦史籍《逸周书·王会篇》中,用短短5个字给这片古老的土地下了定义:青丘,狐九尾。
(年,*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讲述过这里先民的故事)
▼
距今多年前的甘井子区双砣子遗址的发现,为大连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确立了年代框架。夏商周时期,这里吸收包括东夷在内的各种文化营养,兼容并蓄,最终夯筑起大连与东北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
战国时期,辽东地区属燕国管辖,距今年前,燕将秦开击破东胡,设辽东郡,这也是大连地区第一个行*机构。
荆轲刺秦未果之后,大连地区成为灭燕主战场,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辽东也没有落下,一同加入了统一大潮,秦长城就已经把辽东牢牢包围入内。自此,远处渤海之滨的大连地区成为华夏文明圈的一部分。
(秦长城把辽东牢牢包围入内)
▼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根据*仁宇先生提出的“15英寸等雨线”概念,他认为年降雨量低于mm的地区,农业活动便无法展开。地处北纬38度~北纬40度的大连地区,属于暖温带气候,无霜期约天,年降雨量更是可以达到mm~mm,正好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所以自秦汉以后,辽南地区都是中原农耕文明无法忽略的地方。
(北部区域水稻收割)
▼
到了汉代,大连地区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年代,根据《大连通史·古代卷》记载,辽东郡下设的沓县县城便是今普兰店区花儿山“张店汉城”,周边的岛屿渡口逐渐发展成为辽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并以此开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朝鲜半岛航线。
(大连地区出土的汉墓)
▼
三国时期,包括邴原在内的中原大批名士来连,著书立说讲学,这里的文化有了较大发展。之后,辽东太守公孙渊割据一方,自称辽东侯,魏王派太尉司马懿征服辽东,公孙氏被灭后,大批人口和财产南迁,此后几百年,这里人烟稀少,庄园逐渐荒芜,加上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文明被践踏。
(《*师联盟2·虎啸龙吟》剧照)
▼
东晋十六国时期,东北古民族高句丽进入辽东半岛,并在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上建设了卑沙城,成为当时辽东地区的*治、经济、文化中心。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大黑山)
▼
短暂的叛乱过后,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刑部尚书、勋国公张亮率水*夜袭卑沙城,收复失地,至今,大黑山上还供奉着唐王李世民的塑像,唐朝的点将台在偃旗息鼓后依然屹立于山上。公元年,唐高宗灭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大连地区受其管辖。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大黑山点将台)
▼
辽代,契丹人在大连湾建立了扼守*渤海要塞的著名的镇东关长城,并设立哈斯罕关,为的是阻止女真人南下与宋代联系。大连作为*事要塞的地位凸显。
(辽代镇东关长城)
▼
公元12世纪初,女真族在东北地区建立金国,公元年改化成县为金州,这就是金州命名之始。
(位于普兰店的金代双塔)
▼
公元年,大明舰队战舰抵达大连,因旅途平顺,把当时的狮子口更名为旅顺口(旅顺命名之始),设金州卫,明朝开始对这片陆地实施行*权管辖。年后,地球的另一半,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也因为在远航时处于赤道无风带,整个洋面显得风平浪静,而将其命名为太平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航海时代,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矛盾冲突就此拉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旅顺口全景)
▼
公元年,要不是袁崇焕在旅顺双岛枉杀毛文龙,明*辽东海防就不会从此瓦解。
(旅顺双岛)
▼
公元年,皇太极发重兵攻占旅顺。
(明末辽东局势示意图)
▼
公元年,清*入关,从顺治到乾隆时期,清*府曾七次下诏鼓励移民大连地区。
雏形大连绘本
19世纪后期,随着两次鸦片战争洞开国门,旅顺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要塞,这里见证了北洋水师从无到有,从盛大到陨落。旅顺成为英国人口中的亚瑟港,大连湾成了西方列强口中的维多利亚湾,时任英国海*司令兴奋地把旅顺称之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清代南子弹库)
▼
公元年,清*府派直隶总督李鸿章在旅顺疏浚港口、修海防炮台。当时的旅顺海港工程是19世纪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之一,总投资万两白银、*民人口总计2万人,从此,大连地区的中心转变为金州和旅顺两地。
(年7月,旅顺港内,北洋水师主力舰艇“全家福”)
▼
旅顺口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港口,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千百年间总是被强者觊觎,人类太过贪婪,占有的欲望过于强烈,在它的身上被多国列强烙下耻辱的印痕,在寂寞的角落、在喧闹城市,在蔚蓝的海边,在高高的山顶,仍旧可见侵略者的足迹,但是无论是身经百战还是伤痕累累,它仍旧坚强无比,今天仍是以郁郁葱葱的姿态,斗志昂扬地站立在华夏大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素素
公元年,甲午中日海战,日*侵华,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
(年11月21日,旅顺口方家屯附近,日*山炮中队在开炮)
▼
公元年,俄国舰队占领旅顺口和大连湾。次年,中俄两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大连地区成为俄国租借地。
公元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在这片土地修建达里尼港和达里尼市。用时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大连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采用了欧洲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放射线、对角线、圆形广场)的规划手段,以法国巴黎为蓝本建设,并确立了大连开埠建市后成为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城市的定位。
(沙俄大连规划图,到年共对大连的港口和城市建设总投资万卢布)
▼
沙俄对“达里尼”的城市规划,是将居住者的阶级、人种及地区,明确地划分开来:
行*市区:时大连湾香炉礁海岸以南,中东铁路火车站以北地区。
(位于胜利桥北的俄式风格建筑)
▼
欧罗巴区:时东临大连湾起,南至南山麓,北隔铁路与行*市区相接地区。
中国人市区:时西青泥洼村及西岗子一带。
(大连城市起点:西岗区胜利桥北烟台街1号,原达里尼市*厅)
▼
从年大连城市开始规划建设,到年日俄战争结束,大连市区已形成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人。至此,古老的小渔村终于变成了一个新兴的城市,并超过了旅顺口,取代了旅顺的工商经济地位,成为辽东半岛上最大的近代化港口城市。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日本绘师绘制的大连鸟瞰地图
嵇汝广提供)
▼
这一时期,大连市城市规划的发展主要侧重面是商港、城市选址、建设及其拓展。
公元年,日俄战争爆发,大连再次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利益瓜分的牺牲品。次年,日本改达里尼为大连,并开始长达40多年的殖民统治,并编制了三次城市规划。
(日据时期大连街景)
▼
1.年大连都市区规划,建设总面积1.85k㎡
2.年市街扩张规划,用地35k㎡,人口28万人
3.年《大连都市规划》,总面积k㎡,建设用地规模k㎡
这一时期,大连市城市规划的发展主要侧重面是市街扩展、道路广场形成。
5年8月22日,在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配合下,苏联红*进驻旅大,旅大地区进入特殊解放区时期。
(苏联海*在旅顺)
▼
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连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发展与希望。
(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解放*的行列里第一次有了海*,由海*大连舰艇学院的前身——安东海校的50名学员组成了海*方队,走在受阅队伍最前面。52天后的11月22日,新中国第一所高等*事学府“大连海*学校”正式成立。)
▼
方言形成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所述,大连人讲胶辽官话,胶辽官话分三大片:青州片、登连片、盖桓片,登连片下分三个小片,分别是烟威小片、蓬龙小片和大岫小片。大连所辖金州、普兰店、庄河、长海属于烟威小片;旅顺、中山、沙河口、西岗、甘井子、瓦房店市属于大岫小片。
——张树铮《胶辽官话的分区》载《方言》7年第4期
从历史、地理等多个维度考量,大连方言跟东北腹地方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胶辽官话分布图,来自《中国语言地图集》)
▼
明朝时,包括大连地区在内的辽东半岛四大重镇是不归关外辽阳府管辖的,而属于处于胶东半岛的登州府管辖,俗称“金复海盖,辽阳在外”。清初顺治年间,辽东半岛的秀才考举人要渡海到济南去考。
大部分原因是这几个地区的汉族居民都来自胶东半岛,大连人管自己叫海南丢,实际上大连人口的组成是80%“海南丢子”,15%的“此地霸子”,5%的“海西棒子”(河北,天津一带),15%此地人其实也是山东人,只不过是来得更早的山东人。
(始建于辽代的复州古城墙遗址)
▼
清*府下诏向关外移民之后,大批山东人又挺进大连地区,根据大连市史志办对*海沿线的居民的考证和记载,早期来的移民大都来自胶东半岛的登莱青三州,他们主要落户于*海沿线,那么大连地区就有两种语言区块了,一个*海边上典型的胶东口音;一个渤海的金州,复州的在旗满族口音。
金州、复州其实也应是胶东方言,只不过迁徙过来早,与东北腹地方言、满族口音有交融,后来纯粹的胶东方言再进入大连就显示出不同了。
(街头卖艺人)
▼
而随着近代大连的开埠,大量山东移民尤其是离大连更近的胶东人陆续来到大连市内,虽然口音上各有差别,但是当时的土著方言(旅顺、金州式)在开始阶段还是会占主导因而同化山东各地不同语音,而形成了以烟台威海话为基本语调的大连市内方言。
文化剧目
复州皮影
距今有余年的历史。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受河北滦州皮影戏的影响,演出剧目有影卷(剧本),称为“翻书影”或“卷影”,表演舒缓、抒情;南派受山东登州皮影戏的影响,演出的剧目没有剧本,称为“南口影”或“流口影”,表演火爆。
复州、庄河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的唱词属于说唱式的。唱腔除它本身的格调外,吸收了京剧、评戏、京韵大鼓和东北地区民歌等。复州东北大鼓和庄河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的支系,有非常典型的当地特色。
金州龙舞
汉族民间舞蹈拟兽类布龙的一种。清时由江淮地区传入大连。舞龙高手不断改进加工,传承至今已有8代。金州龙舞的表演套数有:龙摆尾、龙出海、双龙戏珠、金龙盘玉柱等27种。
神灵崇拜
沿海城市的居民靠海吃海,因此也多信奉妈祖。据史料记载,旅顺天后宫是东北地区建造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供奉的就是妈祖,距今已有年的历史。
大连市内原来还有一座东关大庙,香火鼎盛,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海神娘娘生日(圣母诞日),东关大庙都会大办庙会,庙前高搭戏棚,演出三天,热闹非凡。
知名庙宇
在上千年的文明进化中,大连地区的庙宇香火旺盛,表达了辽南民间人民祈福神灵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释道各种宗教、流派约座庙宇在这里生根发芽,其中佛教寺庙约70座,道教近30所。
——(刘春颖《大连寺庙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载《城市旅游规划》年2月下半月刊)
松山寺
位于今西岗区唐山街2-8号,为金州广宁寺的下院。清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屡次重修。
横山寺
位于旅顺口区龙王塘大石洞横山北普陀文化苑内,占地约二万平方米,寺院建筑面积达一万二千平方米,气势恢弘。
真武庙
位于金州区亮甲店镇金顶山村。始建于明代。为纪念抗倭英雄广宁伯辽东总兵官刘江取得“望海埚大捷”所建庙宇。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大连道教最大场所。
响水观
又称响水寺、韵水寺,是金州大黑山古建筑群中最负盛名的道观。
石鼓寺
石鼓寺是位于金州大黑山西麓的名刹,寺境静幽,古树参天,是一个古寺,近年修葺一新,香火渐旺。其中一殿供奉唐王李世民,称唐王殿。
以海为田仓廪丰
大连素有
“京津门户”之称
中国3.2万公里海岸线上
一个大连的岸线
就曲曲折折地绕出了公里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长海县哈仙岛金沙滩海滨浴场)
▼
长长的海岸线
和北纬38~40度之间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海洋城市
(莲花山西山揽胜远眺)
▼
大连漫长的海岸线上
分布着个岛屿
(航拍长海县葫芦岛)
▼
黑脸琵鹭、斑海豹、黑眉蝮蛇等
珍稀物种和特有物种
栖息、生长、繁育
在这些星罗棋布的海岛上
(黑脸琵鹭)
▼
海洋鱼类在这里
洄游、产卵、越冬和索饵
这片海洋里
富集了港口、旅游、海洋能等资源
也是海岛人民生产生活的家园
(迎着朝阳出海的渔船)
▼
所以
大连,自古就是
一个与海相伴、以海为梦的城市
(海上看高新区)
▼
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海岛
大连人很早就开始利用海洋资源
他们建立起海上村落
他们以海为田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退潮后的海滩如一幅长卷)
▼
早期,勤劳勇敢的大连人
在风浪里披荆斩棘
创下单船、单岛捕捞量居中国第一的纪录
(开渔日,渔船竞相出海)
▼
现在,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