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大连餐饮界赫赫有名的老品牌双盛园,在二七广场开起了新店,这是老大连人心心念念的老味道重返大连餐饮市场的第四家店。
当我们重新步入双盛园,一代大连街关于美食的记忆扑面而来,几代大连人关于*大妈的故事也接踵而来,本期《茶话连商》我们邀请到了大连双盛园的创始人*淑卿的儿子金铭,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个远去的时代,共话这个新生的时代。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个世纪00年代,大连双盛园无人不知,*大妈无人不晓,双盛园是大连第一家拿到餐饮牌照的个体饭店!彼时的双盛园是亲朋好友聚餐的第一选择,代表着门面和地道的老大连口味。
这样一个璀璨夺目的品牌,从零开始的创业历程,浸透着中国传统生意人的勤奋和坚韧。创始人*淑卿,人称*大妈、*老太太,书写着一个时代的餐饮传奇。*大妈的生意是从年推着车子卖焖子开始的。年她响应*府号召待业青年自主经商的指示,在天津街开了第一家饭店——增盛饺子馆,年饭店乔迁改名盛记饭店,年第二次动迁至安乐街1号,遂改名双盛园饭店,至此开始书写大连双盛园20余年的辉煌篇章。
提起母亲创业初期的艰难,金铭眸中带泪。“记忆中母亲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个体户内心是充满歧视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接踵而来,从来不在外人面前掉泪的母亲有时回家会嚎啕大哭……”金铭说最难忘记的是母亲坚持的精神和善良的底色,凭着一股儿想做就做,做就一定要做成的劲儿,*大妈愣是把双盛园做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而人们对双盛园深深眷念的则是那四道经典家常菜,也是大连菜的经典杠把子。首当其冲的便是咸鱼饼子,将新鲜的偏口鱼用盐腌制调味后,煎至双面金*酥脆,搭配香软嫩*的玉米面饼子,组合起来的味道竟然出乎意料的美妙。再佐以自制的炒鸡蛋虾酱,就上一口小葱、*瓜或者生菜,那是几代大连人经久难忘的美食记忆。当年咸鱼饼子一经上市,立即轰动大连的美食界。后来,双盛园开到北京城,首都人民也很快被咸鱼饼子征服。
其次是加以创新改良的三鲜焖子、韭菜盒子和炸茄盒。*大妈将司空见惯的家常菜做到了极致,将家的味道、家的感觉植入了双盛园的灵*,让人流连忘返。
“家”是双盛园的品牌精神,“妈妈的菜”自然要绿色健康,从食材的种植到加工制作都要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放心地将“妈妈的菜”端上餐桌。这份对家的执念、对餐饮产品的质量把控征服了无数大连人的味蕾。双盛园迅速地开满了大连的繁华地段,随后又进*北京市场,在北京开起了双盛园连锁店,鼎盛时双盛园拥有20多家连锁店,一时间风光无两。
此时的*大妈四个子女已长大成人,并悉数加入到双盛园的经营管理中,各自开店运营。*大妈带着四个子女一勺一勺颠出来财富,也一笔一笔捐出无数的功德,做了无数的善事,为众多大连人所称颂。她先后收养了18个孤儿,拿出万捐建小学,为抗美援朝老兵修建新居……双盛园是大连第一家发起扶贫帮困的民营企业。
年的餐饮市场已现竞争白热化的局势,众多新品牌、新菜系涌现江湖,开店、关店大潮此起彼伏。金铭回顾那段过去时坦言,双盛园的店面装修等硬环境,技术人才等软环境都明显跟不上时代了,再撑下去就是衰败、被动关店的结局,为了保住母亲一手创建的品牌,年,金铭毅然决定关店休整。
这一关就是四年,年,*淑卿的干儿子张*伟找到金铭,两人商议重新竖起双盛园的招牌。于是,自年开始,两人齐心协力开始了重塑双盛园的征程,并将双盛园的品牌改成了“双盛园里的妈妈菜”,一是为了纪念创始人*淑卿,二是继续传承家的味道。
新的双盛园既有传统的四大经典招牌菜,也引入了现代人喜爱的口味,做起了融合菜系。既有烹饪20多年大连菜经验的老厨师,也有烹饪川、粤菜系的新厨师。但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回家的感觉仍然是不变的主题。金铭告诉记者,今天的双盛园要服务大连80%以上的群体,人均消费在80-元,老品牌是大家怀旧的地方,新双盛园走的是亲民化的路线。
谈到未来,金铭表示会继续开新店,也在筹划开店中店,余生将竭尽全力把新双盛园做大做强,让“妈妈的味道”温暖千家万户!
详细解读《茶话连商》每一期嘉宾的风采,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