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湾海底隧道效果图
“蛟龙”潜底海湾变通途
依据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全线平面总体布置,隧道南端局部位于R=m平曲线上,其余部分均为直线。
大连湾海底隧道自南侧东港商务区人民路K5+进洞,经岸上敞开段、暗埋段于K3+进入沉管段,下穿大港航道和调整后的甘井子航道,然后在北侧甘井子区梭鱼湾20号路登陆。项目全长m,其中海中沉管段长m,连接线长m,南岸暗埋段长m,敞开段m,北岸暗埋段长m,敞开段长50m。
横断面布置
沉管隧道采用两孔一管廊截面形式,宽33.4m,高9.7m,两侧为行车道孔,中间管廊分为三层,上部为排烟道、中间为安全通道、底部空间用于布置市政管线及隧道运营电缆设施。
南有港珠澳北有大连湾
大连湾海底隧道自大连港一二号港池之间进入海底沉管段,自梭鱼湾商务区东端海底隧道北岸干坞东侧登陆点出水、进入新建东方路立交桥,上跨南甘线铁路甘井子站,然后继续向北进入光明路隧道,后经过中华路立交、光明路、振连路立交最终于国道为本项目终点。本项目设计为80km/h城市快速路,近期双向六车道,远期双向八车道(不设紧急停车带),结构外包宽度达33.4m,单孔行车孔跨度达12.65m。隧道全长5.1公里,共由18节沉管组成。其中E2~E12管节为标准管节,标准管节长米,宽33.4米,高9.7米,重约6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该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PPP模式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7年5月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也是东北地区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项目采取“BOT+EPC+政府付费”的PPP模式实施。项目建设期50个月,运营期20年。
大连湾海底隧道为大连新增了一条纵贯南北、连接“一核”(东部核心区)和“一极”(金普新区)的快速通道,对解决中心城区南北方向交通不畅,推动钻石港湾和两岸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该隧道也是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项技术条件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
编辑/李天颖
稿件支持/中交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第二工区项目经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