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联招聘与任泽平“泽平宏观”课题组专家团队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在这份百强名单中,南方城市占据大多数席位,东三省城市入围5个城市,其中辽宁省4个;黑龙江仅1城且非省会城市,为石油之城大庆。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北京、杭州、上海是人才吸引力前三的城市;
紧随其后的则是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
武汉、无锡、青岛、佛山、重庆、济南、厦门、西安、郑州、天津排10~20位。
在今年年中,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其中,一线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西安、苏州、武汉、南京、天津、郑州、长沙、东莞、佛山、宁波、青岛和沈阳。东三省城市中仅沈阳一城上榜,哈尔滨位居二线。
的确,经济发达繁荣地区对人才吸引力更大,国际顶流城市、国内一线城市都取得了不错的排名。经济发达,生活质量高的新一线、中国老牌强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很高。近两年疫情突袭,打乱了城市中正常的生产生活顺序,我们看到了部分城市因此停摆、看似稳固的行业也如此脆弱,更有房企在此期间资金流断裂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疫情的到来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口、产业、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三点支撑!
人才:泛指各行各业中的頭條领军人物。
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疫情下,普通城市严防死守,而优秀城市则忙着抢人复工。过去一年更可谓是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仅今年就有西安、武汉、南京、杭州、郑州、青岛、福州、沈阳、合肥等城市纷纷加入“抢人战”,从降低落户门槛、提供租住和生活补贴,再到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一时间,手握文凭的人成了各个城市争相抢夺的对象,再次印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魔都上海更是在疫情发生后敞开怀抱,招贤纳士。上海户籍人口一直增长缓慢,据统计,年新增人口仅4.4万人,而杭州增长约55.4万人。或许是过于严苛的标准让上海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发展的浪潮中也觉得力不从心,年9月23日,《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在办法中明确提出,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海交大,同济,复旦,华东师大四所高校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先不说其他,就这些人就足够让处在上升期的上海更上一层楼。
我们把目光转回东北,根据数据显示,最新一周大连二手房均价元/㎡,沈阳二手房均价元/㎡,哈尔滨二手房均价元/㎡,长春二手房均价元/㎡。大连以其先天地理条件优势居于东三省二手房价格榜首,旅游资源型城市让其四季人口不断涌入,海陆空多方资源带动人口流入,因此入围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榜也在情理之中。哈尔滨作为我国冰雪旅游城市的代表,先天的地理条件有优有劣,在城市战中的确较南方城市逊色,但本土企业发展也在有序进行,要想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更强的包容性。
三四线城市更觉发展滞后的困扰,日后未来城市间的较量将愈演愈烈,二三线城市不仅是抢人主战场,一线城市也纷纷来分一杯羹。楼市、教育、医疗、产业、人口形成了一个城市的产业支柱,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