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干装修是职业的选择自由
“北大硕士干装修”的新闻效应该褪去了。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职业选择自由化是个人权利。这理应被认可,而非受质疑。
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当公务员的机会,带着4名装修工人到上海创业,曾站在街边举牌,曾被工人敲诈,虽然被称为 工长 ,却因技术不熟练只能干 小工 的活。年初,其团队加入上海某装修公司,如今每月能拿下20多个工地,营业流水超百万 日前,北大硕士孙俊峰毕业后干装修的新闻引发争议。 跟几年前的 北大屠夫 一样,北大硕士干装修的新闻亦引起公众围观,质疑他浪费学业,白读了这么多年大学,反而去干民工的活。 其实,在国外发达国家,高学历者干各种各样的工作,诸如服务员、工地、快餐店等,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选择哪种工作,除了赚钱养家糊口之外,也跟个人的兴趣有关系,孙俊峰选择做装修行业,乃是想 改变工人的处境 ,发挥自己的作用。何况,孙俊峰是在走独立创业的道路,只是创业项目选在装修业罢了,这跟其他创业者有啥本质区别吗? 得看到,孙俊峰的创业模式挺新颖:它利用互联平台接订单,走的是互联+经济的路子。这无疑给将移动互联技术嫁接在传统产业上,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对装修行业来说,也挺需要这样的创新者。 说到底, 北大硕士干装修 的新闻效应该褪去了。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环境下,职业选择自由化是个人权利。而且,毕业生不再扎堆考公务员,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创业,还将某些打工相关的领域也接入了互联+的 端口 ,这理应被认可,而非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