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16min
如果我们打开搜索引擎,随意键入一个特大城市,后面加上“设立直辖市”,总会看到关于某城要设立直辖市的流言。有网络媒体考证,自年开始,网络上就出现了南京将成为直辖市的传言,而且每年都有类似的传言,只不过要设立直辖市的城市在发生变化,甚至连衡阳、徐州等三四线城市都被传过要设立直辖市。《中国经济周刊》在年对深圳、苏州、沈阳、大连、青岛、南京、武汉、西安、广州9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电话采访时,发现所有受访居民都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直辖市。各种直辖传言曾引发一轮轮网络热议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以来,中国的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局面未曾改变。然而,当我们回溯七十年来的历史,会发现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15个直辖市,上面所说的9个城市中,除深圳和苏州外,其他都曾是直辖市,但要说数量最多,还要数今天的辽宁省——曾有5个直辖市。当然,准确地讲,直辖市直属于中央,不属于某一省份,所以“辽宁有5个直辖市”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只是说这些城市在被撤销直辖市建制后,都归辽宁省管辖。沈阳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工业彩车游行队伍直辖市前身:民国时期的“院辖市”近现代中国的直辖市制度,起源于中华民国*府于年颁布的《市自治制》的“特别市”。国民*府完成北伐后,于年颁布了《市组织法》和《特别市组织法》。从年至年年初,国民*府先后设立上海(年3月设立)、武汉(年4月设立,年1月降为省辖市)、南京(年5月)、北平(年6月)、天津(年6月)、汉口(年6月)、青岛(年7月)、广州(年1月)特别市。年,国民*府制定了新的《市组织法》,原来的特别市改为院辖市(相当于“直辖市”,因直属于行*院得名),与省同级,另有与县同级的省辖市。根据相关要求,设置院辖市一般要求人口需达到一百万人,省辖市为二十万人,但有若干人口不足百万却因其他条件而设立的院辖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共有12个院辖市,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特别市改为院辖市外,另有年设立的重庆市,年设立的大连市,年的哈尔滨市,年的广州市(年6月广州特别市降为省辖市)和沈阳市,年的西安市。其中,广州、西安、沈阳三个城市兼具院辖市和省会的双重地位。年的沈阳街景在设立特别市、院辖市的过程中,这些城市基本从原所在省份析置,如北平和天津自河北省析置,西安自陕西省析置等等。年6月5日成立的大连、沈阳、哈尔滨三个院辖市则是根据东北新省区方案所划置。年抗战胜利后,原东北三省被划分为9个省,即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安东、辽北两省原为辽宁省一部分)、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松江、合江两省原为吉林省一部分)、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嫩江、兴安两省原为黑龙江省一部分)。这九个省加上前述三个院辖市,构成了当时的东北行*区划。“大行*区”的探索我们都知道,从今天的内地城市行*级别上看,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含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级市。除了直辖市是直属中央*府管理的省级行*单位外,其他类别的城市均归属某一省或自治区,也即说除直辖市外,其他城市的行*级别均低于省。但在新中国初期,介乎中央与省之间,还“大行*区”这样一个行*单位。根据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区划,全国共分为五大行*区和一个事务部。在这五大行*区和一个事务部下,全国分为29省、1自治区、13直辖市、8行署区、1地方、1地区。年全国省级行*区一览。其中,标下划线城市为直辖市,括号内城市为对应行*区域的中心城市。信息来自中国*府网,表格为笔者结合原表所作。需要说明的是,原表中只有12个直辖市,但表头显示“13个直辖市”,经查,应是原表缺少南京直辖市,笔者对此进行了增补通过这一行*区划可以看出,在当时全国的13个直辖市中,辽宁省(注:为方便表述,今辽宁省的各个“前身”也成为“辽宁省”,不再对辽西省、辽东省、热河省进行区分)占有五个,即便到了年成立哈尔滨、长春两个直辖市,使直辖市数量达到15个,辽宁省也占据着三分之一的直辖市席位,东北更是占据一半的直辖市。当然,由于今昔行*区划的区别,当时的直辖市并非都是中央直辖市。前面表格中的13个直辖市里,除北京和天津为中央直辖市外,其他11个直辖市都属于大区级直辖市。稍有些特殊的是旅大(今大连),根据中华民国*府与苏联*府在年8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今大连市南部成为苏*驻地,其后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共产*陆续建立大连市、旅顺市、金县、大连县。年10月,设立旅大金行*联合办事处,成为当地最高的行*机关。年4月,在旅顺成立关东公署,12月迁至大连,统辖大连市、旅顺市、金县、大连县。年4月,关东公署改为旅大行*公署,辖区不变,直属东北人民*府。年12月1日,旅大行署撤销,改设旅大市,由东北行*委员会代管,年3月改为中央直辖市。此后,大连一直以“旅大”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直到年旅大市改为大连市。辽东省、辽西省(~)地图。可以看出,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四个直辖市被包围在辽东、辽西两省之间。(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区划沿革地图集》)年6月,大行*区刚刚设立两年多就要调整。新中国成立三年,经济基本恢复,中央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改造迈进,并准备实行计划经济,这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年7月,刘少奇批转《关于加强*中央办事机构的意见》,“拟于明年初将各中央局的书记抽调回来,以加强中央领导。”年5月1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天安门城楼上随着大区制的撤销,大区级直辖市也退出了历史,原有的大区级直辖市都改为中央直辖市。年11月,作为直辖市的南京被改为江苏省省辖市,到年6月,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长春、哈尔滨、西安、武汉、广州、重庆直辖市皆降格为省辖市。年,天津直辖市降格为河北省辖市,至年恢复。年,重庆设立直辖市。自此以后,四大直辖市的格局再没有发生过变化。沈大鞍抚本的直辖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工业基础最好,通过设立五个直辖市,既可以发挥这些城市的长处,又能够使中央对这些基础好的城市行使一定的指挥权。经历过沙俄、日本侵略开发的辽宁,城市建设水平相对领先,通过设立直辖市,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城市建设提供“标杆”,起到表率作用。年沈阳市电车汽车线路图,当时的沈阳拥有较为先进的城市设施(图源:李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01沈阳:五大直辖市的“龙头”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取了沈阳铁路用地的所有权,形成了沈阳的“满铁附属地”。为了方便长期侵略占领,日本于年出台了沈阳铁路以东“新市街”规划方案。以新建火车站“奉天驿”(今沈阳站)为原点,形成铁路以东放射式路网、棋盘式格局和圆形中心广场的欧洲巴洛克形式的规划框架体系。“新市街”的规划和建设分为南北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集中在今中华路(建设时称沈阳大街,年改称千代田通)以北的地块。这一阶段主要以铺设道路为主,建筑的建设主要有奉天驿及其对面的铁路办公建筑、医院建筑群和少量的商业服务类建筑如七福屋百货、奉天邮便局等。
民国时的沈阳大街,年改称千代田通,位于今天的中华路
第二个阶段(-)主要完成了中华路以南地区的支线马路修建以及附属地“新市街”内大量的行*办公、教育、商业等建筑,这一阶段是日本在沈阳进行大规模建设的主要时期,建设的城市功能性建筑类型一应俱全,为其企图长久的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结束后,日本人又将目光投向了零散建厂的铁西区。年11月开始,日本向铁路以西占用了万平方米的土地,-年,日本人又多次占用土地,铁西工业区的面积达到最初规划面积的5倍,并形成了“南宅北厂”的格局,即以东西向干道建设大路(时称“南五路”)为界,以北为工厂区,以南为工人住宅区。沈阳满铁附属地示意图(图源:沈欣荣等:《日本在沈阳殖民时期建设的城市近代化体现》)新中国时期的沈阳工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沈阳第一机器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台车床,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一枚铸造国徽也诞生在这里;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个蓄电池也都在铁西区诞生。沈阳成为中国重工业的摇篮。02依托港口,大连发展壮大年,沙俄强行租借了北洋海*的重要*港旅顺和距旅顺不远的大连湾,作为深度介入远东事务的据点。旅顺和大连拥有天然深水不冻港,港口发展优势十分明显。次年,沙俄编制《港城总体规划》,开始建设大连湾的商用海港和新城市,中东铁路的建设又促进了大连的陆路交通。但建设尚未完成,日俄战争后,日本就全盘了接收旅顺和大连。当时除了大连外,辽宁的另一个港口更加发达,那就是营口。但日本的经济入侵机关“南满铁路公司”(简称“满铁”)依靠自身资源,不断压制营口港,并调整运输价格,使沈阳以北发送货物到大连和营口的运价相同,这也就是说花同样的价钱,能将货物运送到更远的地方(东北大部分地区到大连比到营口远多公里),且满铁在大连经营的车站、仓库、码头等设施可由运输客户优先使用,享受优惠费用,对于营口,满铁则没有优惠,还为进出营口的客商制造障碍。由此,东北的陆海转运中心逐渐由营口转向大连。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没有了对营口的打压,但后来居上的大连凭借更优越的基础和更有利的港口条件,成为东北亚运输的中心港口之一。伪满时期的大连街景日本侵占大连期间,同样对大连工业进行了开发,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为解决能源和武器生产问题,在大连甘井子大力发展临海工业,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满洲石油株式会社、进和商会、大华电气冶金株式会社等纷纷成立,还新建了码头。03鞍山、抚顺、本溪的自然优势年,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秘密探矿,发现鞍山拥有开矿建厂的良好条件,于是,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夺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计划,由大汉奸于冲汉和日本人镰田弥助出面,组建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于年7月在奉天成立,在千山(属于今鞍山)设采矿总局,两年后总局前往鞍山。年,满铁在成立这一公司的同时还着手建立鞍山制铁所,年4月29日,鞍山制铁所1号高炉点火,标志着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也拉开了鞍山钢铁事业的帷幕。年,日本*府在*部支持下,将原定在朝鲜兴建的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由满铁全额出资,在鞍山制铁所已有基础上,兴建制钢厂、轧材厂,成为钢铁联合企业。伪满时期的鞍山“昭和制钢所”昭和制钢所成立前与满铁签订了继续雇用原鞍山制铁所全部工作人员的协议,从而兼并了鞍山制铁所,年又兼并了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形成了采矿、选矿、炼铁、轧钢的连续生产作业系统。到年,昭和制钢所的生产能力达到最高,当年生产铁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国民*府接收东北后,负责掌管全国重工业的资源委员会搜集东北剩余炼钢设备改组成鞍山钢铁公司。中国共产*接收东北后,鞍山钢铁公司仍维持既往编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规模最大且最先进的钢铁生产公司。
电影《钢的琴》剧照,拍摄地是鞍山红旗拖拉机厂,现在已经倒闭
抚顺是一座因煤诞生的城市,位于抚顺的西露天煤矿曾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露天煤矿。近代抚顺的发展是从年第一代民族资本家投资开矿开始,年10月29日,华兴利煤矿总公司和抚顺煤矿总公司正式成立。沙俄远东公司以入股为名义,一步步侵吞了抚顺煤矿总公司,同时,用武力强占了王承尧的华兴利煤矿总公司的部分矿坑,并在沈阳到抚顺间修造了一条轻便铁路,运走煤炭,辅助战事。随着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日本强行接管了华兴利的各矿坑。自此,抚顺煤田被日本侵略者完全霸占。年5月,日本在抚顺成立抚顺采炭所,年满铁接管抚顺煤田。“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决定设立“日满合办”的所谓“满炭”(满洲炭矿株式会社),规定我国东北主要煤矿将由“满铁”和“满炭”收买、经营和销售,意图鲸吞我国东北煤炭资源。当时,抚顺煤矿的产量远远超过了日本控制下的东北地区其他煤矿的总和。伪满时期,抚顺被称为“炭都”本溪的发展与鞍山、抚顺类似,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胜后,日本人大仓喜八郎于年12月在本溪成立“本溪湖大仓煤矿”,由于本溪煤铁资源质量高,日本对本溪的煤铁资源开始了疯狂掠夺。年,清*府与大仓煤矿签订合办合同,成立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次年改成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但清*府除了名义上的股份,对公司没有任何管理权。年1月,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一号高炉正式点火生产,由于大量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座高炉的技术水平远高于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也高于当时日本著名的八幡制铁所,“九一八”事变后,借助于本溪优良的自然条件,本溪湖煤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炼焦、化工、铁矿开采、选矿、炼铁、发电等多种生产能力的联合企业,且企业布局合理,由矿石开采到成品运输,全都集中在25平方公里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放后,这座高炉成为本溪钢铁集团的1号高炉,历经多次改建扩建,直到8年随厂区搬迁而熄灭。新中国第一批枪炮、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的钢铁材料都出自这座高炉。伪满时期的本溪湖煤铁公司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这五座曾经的直辖市,都经历过殖民侵略,但也有不同,如沈阳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轴,大连以港口产业为动脉,鞍山、抚顺、本溪胜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钢铁产业或煤矿开采业。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百废待兴,侵略者的开发客观上令辽宁拥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在此基础上,这五大直辖市获得了更多的国家*策支持。尽管后来这五大直辖市被撤销,但这一影响依然延续了一段时间。“一五”计划中的项重点建设项目中,辽宁占24项,与之配套而来的还有辽宁安排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个,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都获得了重点工程项目。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中东铁路公司轮船修理工场”和“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改制前为大连造船厂。曾改装“瓦良格”号为中国第一艘航母,参与建设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一五”计划中,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辽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家经济贡献了重要力量,设立这五座直辖市对新中国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模范作用,反过来也对这些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策优势。近年来,一批批新经济业态正在辽沈大地兴起、发展,机器人、生物医学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辽宁正逐步摆脱“铁锈地带”的阴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山海关不住”,凭借辽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智慧,定能够促使辽宁实现一场华丽转身。参考资料:张则振:《新中国大行*区制的历史演变》,载《百年潮》。刘君德:《当代行*区划改革展望——中国直辖市制度辨析与思考》,载《江汉论坛》。安成日:《略论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经济开发》,载《东北亚论坛》。许君达:《辽东湾面朝大海,却是“湖湾”》,载《中国国家地理》。郭睿:《辽宁工业光辉过后的阴影与希冀》,载《中国国家地理》。《东北新行*区划》《东北区行*区划介绍》《适应新的经济建设任务东北重划行*区域全区共分六省四直辖市》《*务院批准改旅大行署区为旅大市》,载《人民日报》。人民网:《新中国成立初期撤销大区的台前幕后》、《抚顺
近代沧桑》。搜狐网:《鞍钢的诞生及发展历史》。知乎:《为什么那么多城市想成为直辖市?哪些城市还有成为直辖市的可能性?》(网易浪潮工作室的回答)。央视纪录片:《探秘本溪钢铁情怀》。“果粒历史”温暖放送
足不出户学历史
果粒历史优惠加码
只需9.9元,听一个月的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专题历史小课
最新图书导读……
老会员续订可享优惠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