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连建设海洋中心城市,老迈选手硬挤高级赛 [复制链接]

1#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254.html
远博时评

1、大连积极跻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赛道,但与深圳、上海、天津、青岛、宁波等同类城市相比,大连在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的发展程度等核心指标上并不占优势。

2、大连港受天津港、青岛港以及本省营口港崛起的严重影响,近年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排名中名次下滑严重,难现昔日辉煌。

由于当地多次城市定位和发展策略失当,大连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迁出重工业到回归重工业、再到软件业的过程,但软件业高度依赖日本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

3、近两年,大连发展有一些比较好的趋势:一是继传统的软件外包和低端投资之后,日资在大连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二是大连港通过吸收合并营口港,双方实现合作共赢。

“东北振兴”的提法至今已近二十年,但东北地区整体衰落的趋势仍不见明显改观,就连长期作为东北经济“一哥”的大连也没能例外。曾经GDP稳居全国前10的大连一路跌至去年的29名,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大连的“骄傲”都不曾丢失。

建国之初的大连共沐东北地区“共和国长子”的荣光,90年代又提出了“北方香港”的构想。进入新世纪,“大大连”的口号依旧豪气不减。而如今,大连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人设”——海洋中心城市。

但经济发展不能光靠喊喊口号,屡次变换定位的大连如今挤上的新赛道,虽然对手还不算多,但竞争难度却有增无减。01

“海洋经济”优势不足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年某国际海洋组织的排名中,5年后的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和海洋局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自此,中国多个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各自“海洋中心城市”的计划。

迄今为止,深圳、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宁波、舟山纷纷进入这一赛道。其中,除深圳外,大连算是最为上心的城市。先是在《大连城市愿景规划》中提出建设“大气磅礴兼具时尚浪漫气质的海洋中心城市”,又在去年出台了《大连市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

口号颇具文学性,目标细化,大连做事仍不失“老派贵族”的格调。但以自身实力和目前的形势来看,大连在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很难保持优雅。

“海洋经济”虽然发展已久,但“海洋中心城市”算是个新概念,各方评价体系也稍有差异。而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的发展程度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作为核心指标算是各界最大的共识。

数据来源:大连统计年鉴制图:搜狐城市

以宏观数据来看,大连的外贸依存度从年金融危机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从年开始,依存度有所回升。但与此同时,大连的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却没有随之提升。

数据来源:大连统计年鉴制图:搜狐城市

据搜狐城市统计,从年到年,大连的商品出口占全球的出口额的比例呈整体下降趋势,从0.%波动下降至0.%。主要外贸商品的类别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远低于机电产品。

但需要指出的是,大连高科技产品的TC指数从年到年由负转正。通俗地讲,就是大连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提升到了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总体来看,大连在国际市场上有进有退,有长有短,与自身相比表现尚可。但如果把它放到“海洋中心城市”的赛道上,情况就不一样了。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制图:搜狐城市

年,深圳、上海、天津、大连、青岛、宁波、舟山七城进出口总额相比,上海无悬念居首,大连以.2亿元的规模居七城中的第六位,仅高过舟山。另外大连年的进出口总额较前一年下降了11.7%,进口降10%,出口降了13.8%,增减方面表现最差。

从更直接的海洋生产总值来看,各个城市虽然未全部实时公布具体数值,但搜狐城市根据各*府网站和媒体公开报道测算出了七城排名,近两年大连排名在第五第六徘徊。这一成绩,实在算不上出彩。

可即便如此,大连进入“海洋中心城市”的赛道也丝毫没有怯场,它这样足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大连港。

02

大连港发展内外交困

如今大连人引以为傲的“想当年”,就是由大连港最先带来的。

年,俄国人在日俄战争中战败,日本接管了俄国几年前刚刚占领并兴建的大连港,之后由国策性质的殖民公司“满铁”予以扩建和经营该港口。开港之后,这座全新的自由港发展颇为迅猛。

很快,大连港超越天津和汉口,年,又超越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出口港。年时,大连在中国总出口比重高达23%。

改革开放之后,大连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年"神州第一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年大连成为计划单列市,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和搞进出口贸易的权力,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无需上缴省级财*。

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大连在年提出了“北方香港”的设想,计划重建自由港,把大连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

不夸张地说,大连人的一半骄傲,就是大连港给的。

论自然条件,大连无内河航运,形成了大连港港阔水深的优势。受季风影响,大连港终年不冻不淤。“大连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的表述是出现在中学地理课本当中的。

从交通位置来讲,大连是哈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的终端位置,是中国东北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从陆路出发,可以直达北京;从海路出来,可以直达青岛等地。

但条件如此优秀的大连港,如今却危机四伏。

根据近三年的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排名,大连由年的全球17名下降到年的19名,年又猛降至29名。吞吐量由年的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降至年的万TEU。

对此,国际分析师给出的解释是“受到了该地区其他竞争港口崛起的严重影响”。

部分重点港口城市的位置地图来源:Googleearth地图编辑:搜狐城市

前文提到,大连港最辉煌的时候是中国第二,北方第一的出口港。但如今,大连港早已退出“北方第一”的争夺,这一称号由天津和青岛交替接棒。另外,“海洋中心城市”赛道中选手虽有7位,但天津和青岛对大连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

按照一般规律,经济腹地决定了港口的发展上限。青岛港的核心腹地山东,天津港的核心腹地京津冀无论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金融实力、对外连接度上都远超大连的核心腹地辽宁。即使算上吉林和黑龙江,大连港核心腹地的整体实力仍无法与前两者匹敌。

如今,铁路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建设让所有港口的经济腹地得以向周边延伸,大连港实际影响到的范围包含了内蒙古和环渤海等地区。但是与此同时,如此相近的三大港口辐射范围必会“短兵相接”。

年,已经是北方第一港的青岛港对河南地区做出了“十条对外服务承诺”,包括“优先发运”“通关效率提升25%”等。巩固了河南作为青岛港的服务半径。这还不算完,根据计划,青岛港将一路向西,深入陕西西安和新疆乌鲁木齐拓展腹地经济。

而根据相关计算,天津港对于核心腹地之外的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份也有较大吸引力,甚至对吉林和黑龙江,也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除了外部威胁,同在辽宁省的营口港曾一度是大连港最有力的竞争者。

作为东北第二港,营口港和大连港的经济腹地几乎重合,加上营口港的成本优势——从沈阳以北及东北三省到营口鲅鱼圈港口较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可缩短公里。更为关键的是,营口港比大连港更早地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受资本青睐。

来自内外的竞争者不断蚕食着大连港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大连港作为大连这座城市曾经的明珠似乎正在逐渐暗淡。而更为棘手的是,这还不是大连这座城市要成为“海洋中心城市”要解决的最大麻烦。

03

城市定位屡次失准

如前所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概念还未在学术界形成明晰的界定,但一般人可以把它通俗地理解为“全球城市”、“海洋城市”、“中心城市”的合集。

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会海上丝路研究院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春宇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除了具有“海洋属性”外,还要“具有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能够吸引国际高端人才;要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城市发展后劲大;要在全球海洋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说白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实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连的目标中,暂无“全球”计划,但即使是区域性的海洋中心城市,大连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大连城市的整体衰退已经无需赘言,事实上大连官方对自身的问题也心知肚明。

在大连“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规划中,大连市*府总结了了四大点,近字的自我剖析。问题包括“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体制机制创新活力不足、城市核心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民生和城市治理领域仍有短板弱项亟待补齐。”把脉精准,针针见血。

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大连如今的境遇除了“三期叠加”的客观经济原因外,当地多次城市定位和发展策略失当要负重要责任。

书接上文,大连在上世纪90年代初把自己定位为“北方香港”后,开始了疯狂的基建和环保热。根据统计,-年,大连基建支出和城市维护费用占财*支出比例高达30.8%,是同期全国的两倍还多。

在大力推行“蓝天碧水工程”的背景下,传统重工业很快被迁出大连市区。这一时期,其它城市都在招商引资大搞外向型加工企业,大连很快被抛下。意识到势头不对的大连于年“吃了回头草”,全面回归重工业。“大大连”的口号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到了年,大连再工业化的策略难以为继,再次转向,试图回到三产为主的城市。

年6月份,时任大连市委书记的夏德仁是这样评价大连的当时大连的支柱产业的:大连作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并不适合城市整体的发展,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重化工业同样不符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未来十年,软件产业有望取代石油化工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大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大连市*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