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火神雷神驱瘟神建好方舟护苍生消费日报网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s://m.sohu.com/a/260285967_100039581

原标题:火神雷神驱瘟神建好方舟护苍生

——医院综述

2月27日中午,76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康医院,这是该院建成投用20多天后单日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同日,医院的32名患者康复出院,这也是截止当天单日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出院者渐多,入院者渐少,医院功不可没。

3月1日上午,医院建设指挥部举办了一场简单热烈、朴素隆重的授牌仪式。来自中建三局、中国宝武等单位的22位同志被授予“医院荣誉员工”称号。医院院方对中建三局在极限工期内迅速建成医院表示赞赏,对维保团队无私无畏、筑者仁心的大爱表示敬佩。

此前,医院举行的“医院荣誉员工”授牌仪式上,中建三局专务李勇、投资业务中心投资发展部总经理杨晓辉等郑重接过院方颁发的“医院荣誉员工”胸牌。

2月20日,被授予“医院荣誉员工”的中建三局、中南建筑设计院等参建单位员工医院前合影留念。

“医院荣誉员工”“医院荣誉员工”,这是以火神山、医院为代表的院方给央企建设者的一份无上荣耀。医院建设运维背后,是长长的一份央企参建者与时间赛跑的名单:

1月23日,医院建设启动,10天,完工交付;

1月25日,医院建设启动,12天,完工交付;

2月3日,医院建设启动,18天后,13医院开舱,床位达到了张;

2月3日,医院建设启动,10天,完工交付;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企业日夜奋战、火速推进,已经陆续完成湖北、四川、河南、广东、辽宁、福建等地超过医院、医院的建设改造工程。

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到季节、环境、物资种种因素,央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

在武汉市决定建设医院后不久,提出这个宝贵建议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将之比作“诺亚方舟”上的一个“舱位”。那么,这医院无疑就是多个规格不等却都弥足珍贵的“舱位”。这些“舱位”加上“白衣天使”的奋不顾身,加上体制优势带来的种种措施,合力打造了一座对抗病毒的“诺亚方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建设抗击疫情“诺亚方舟”奇迹背后的“央企军团”。

“快点,再快点!”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背后的央企速度

1月23日,为了收治日益增加的新冠肺炎患者,武汉决定建设一座千张床位、三万平米的“小汤山”式医院——医院。工期10天——前所未有的紧迫,但此时此刻,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时间就是生命!建设者们必须与病毒赛跑、与死神赛跑。于是,“快点,再快点!”成为火神医院建设工地内外的高频词,支配着所有人的行为。

医院被外界称为“宇宙最拼工地”,进度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时间紧,条件有限,中国建筑的工人们实行24小时两班倒。

接到指令那一刻,无论是设计者、建设者、参与者,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3万多平方米,搭建临时性建筑都需要一个月,更何况是新建一座国内首屈一指医院?”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方翔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说。17年前,医院建于4月份,诸事顺手。而此刻武汉封城,原料采购、物流运输、工人招聘、吃喝供给,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总部就在武汉的中建三局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成为此次大会战的牵头单位。“保卫人民、保卫家园、保卫大武汉!”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向全体参战将士发出号召。“任务交给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卫国立下“军令状”。

正在中建三局集结力量,投身火神山工地之际,武汉又提出,要建设一座规模两倍于火神山的医院。

医院航拍。

两地作战,困难何止翻番!1月25日下午4点多,忙碌中的中建三局一公司转战雷神山,掀开了“两山”同建的序幕。通过三大运营商开通的多个网络直播平台,上亿网友“云监工”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出现:2月2日,医院如期完工交付。2月8日,开设张床位的医院交付使用。

有建筑行业人士评价说,“它们并不是为传世而建,但因为特殊的时间点,以及直播中的全民见证,它们可能被载入建筑史册。”

2月20日,医院专门举行了授牌仪式,一批央企建设者被授予“荣誉员工”。医院院长王行环动情地说:“医院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创造了中国奇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劳动者们齐心协力,夜以继日地为医院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医院将开足马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力争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并早日康复出院。”

中建三局、中建八局等单位两天两夜火速完成武汉体育中心医院建设。

由于新冠肺炎的高传染性,火神山雷医院远远无法满足日益众多的轻症患者。2月3日,医院建设启动。

当晚21时许,中国一冶相关负责人赶到洪山体育馆参加武汉市政府召开的防控疫情紧急会议。会上,武汉市政府要求中国一冶作为主力建设单位,将洪山体育馆改建成能容纳张床位的医院,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有重大任务,请速到武汉洪山体育馆集合!”2月3日23时,一道急如星火的指令从中国一冶交通公司领导班子发出。

4日凌晨零点37分,徐诉、姜平、李涛、刘家勇、褚金华、陈伟、任军、李泽平、胡国昌、潘登等27名党员干部和职工就从三镇不同的方向星夜集结到武汉洪山体育馆3号通道前。中国一冶副总经理王健早已等候在此,他发出简单而坚决的作战动员:组成党员突击队,按照武汉市政府要求,迅速展开工作,将洪山体育馆改造成武昌医院。

工地就是战场,一台高效而有序的施工组织机器即刻开始高速运转。

2月4日8时,中国一冶全面启动医院改造施工。5日上午8时,多平方米的隔离空间和25米长的医护专用隔离安全通道全部完工。5日16时30分,医院新增供电系统改建完工通电;20时,医护隔离空间及病房电源插头安装任务全部完成,水暖项目也相继完工。

中国一冶突击队火速建设武汉洪山体育馆“医院”。

5日20时,随着最后一个清洁区和污染区通道封闭,历经36个小时的改建,这座被寄托了战胜病魔希望的医院由中国一冶交付业主。同日23时30分开始,来自武昌区的第一批轻症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被转送至武昌医院接受治疗。

类似的情形不断上演。“工人不够,我们就是工人,我们上!”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武汉地铁5号线项目经理王军接到援建武汉“医院”的通知,因为春节和武汉封城等原因,支援的工人不够。王军带着几名项目管理人员奔赴抢建一线。

长江新城“医院”施工现场。

2月20日,经过建设者们6天6夜奋战,由中铁十一局集团牵头建设的武汉目前最大的医院——长江新城医院完成交付。

“虽然是抢建,但质量和标准一定不能下降!”长江新城医院现场施工负责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李永刚介绍说,每完成一道工序,都需要几方共同验收。特别是防水等基础设施,是大大高于设计标准建设的。

2月27日18时,经过中铁十一局集团多名建设者3天2夜连续奋战,武汉蔡甸健康谷医院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交付,成为中国铁建建成的第10座医院。截至2月28日,武汉市共建成医院16座,中国铁建独立完成、牵头建设、参建的医院占比达62.5%,建成床位张,占比超过90%。其中,仅中铁十一局集团就为建设“医院”投入资金.8万元。

“72小时内,请支援建成长江医院。”2月15日16点,中交集团所属一公局集团武汉地铁项目部接到江岸区政府紧急电话,这已是项目第5次接到防疫紧急施工任务。

“80后”项目经理、党员陈延平紧急召集全体人员开会。“特殊时期,虽然大家已连续奋战多日,但‘前线’急需支援,项目成立青年突击队,自愿报名。”

“我报名!”

“我是党员,我先上!”

不到5分钟,由12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人组成的突击队组建完成。出征前,突击队员们立下《请战书》:我自愿参加“医院”建设任务,不论生死、不计报酬、全力以赴。《请战书》12个亲笔签名和鲜红指印,格外醒目。

连日来,突击队相继完成7号、4号、5号、15号舱抢建,创造了两天时间连续施工23小时的“魔鬼”施工速度。

速度+质量,奇迹诞生了。类似的奇迹在不断延续。

“再难也要啃下硬骨头!”

多座“小汤山”背后的央企耐力

在世人瞩目的火神山雷神山之后,中央企业发挥国家队、主力军的突出作用,陆续承担了全国医院的设计建设改造任务,一次次刷新让世人瞩目的“中国效率”和“央企速度”。

随着多个地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纷纷参照“小汤山”模式紧急开建针医院。几千名央企建设者医院工程后,来不及休息,又转战全国各地,投入新的战斗。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时间赛跑抢工期,速度要快质量要好……真的很难!但建设者们说“再难也要啃下硬骨头!”

医院建设前后对比图。

2月24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宣布,医院二期应急院区基本完工。该项目参照“小汤山”模式建设,1月31日正式开工,短短20余天,规划、设计、建成一座拥有0医院。项目由中建科工EPC承建,中建二局、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中建五局、中建七局、中建八局、中建装饰、中建科技等企业共同参建。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当中建二局收到深圳市委发出的加快深圳三院建设速度的号召,便迅速响应,组建一支余人的队伍,驰援深圳。

中建二局主要负责该院西五区、西六区、92间病房、辅助用房的给排水、电气和通风空调的安装工程,还有后续的屋面安装工程和B区北侧局部施工道路混凝土浇筑等。2月14日到18日,病房机电安装掀起大干热潮,余名建设者开足马力,24小时轮班施工作业,仅用5天,便完成了包含张床位的92间隔离病房及辅助用房机电安装工程。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抗“疫”战中,他们挺身而出,星夜鏖战,再现新时代的“深圳速度”。

在郑州,由中建七局以EPC模式承建的医院,建设者历经10个昼夜连续奋战,顺利交付使用。河南省委书记、省长硬核点赞!

在新乡,2月19医院举行揭牌仪式,当日正式接诊新冠肺炎患者。这座新乡版“小汤山”,由国药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攻坚克难,仅用10天时间建成。

在洛阳,2月8日,元宵节。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一建公司多名员工通宵达旦奋战在洛阳版“小汤山”建设现场。

在徐州、大连、天津、莆田、滁州、温州……一座座“小汤山”医院建设背后,都有着央企建设者星夜兼程的忙碌身影。

“一个都不能少”

油气热电的强力“央企保障”

油、气、热、电,供应无小事,医院正常运转。

湖北省启动应急响应至今已一月有余,中国石油发挥能源市场主力作用,油气双轮驱动,全力保障湖北战“疫”需求。截至2月24日,中国石油向湖北市场供应成品油6.万吨、天然气3.54亿立方米。其间,以实物捐赠方式,给湖北省39医院日供气17万至18万立方米。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公司通过为救治车辆定点加油、医院驻点加油、为“方舱”医院机动送油三种方式,紧急保供汽柴油超过吨。

湖北销售武汉分公司宏图大道加油站经理马婷拉拽着十几米长的油管,快速跑去为武汉客厅医院锅炉装置供油。

华润燃气承担着湖北区域武汉、襄阳、潜江等18个城市共万用户的天然气供应。华润燃气武汉江夏公司成立“雷神突击队”,投入36名骨干力量,负责医院配套燃气设施建设和供气运营(病房淋浴室和食堂用气需求)。该项目设施建设和后续用气、运行保障费用约万元,全部由华润燃气无偿捐助。

施工间隙,累到极致的华润燃气建设者们就地休息。

截至目前,华润燃气承担着医院、大花山医院、武汉医院及医护人员居住的江夏区联投纽宾凯酒店等场所的燃气保供工作。华润燃气每日安排2名雷神突击队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情况立即处置。

电网企业主动挂牌对接,为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主动服务零上门、精简手续零审批、低压供电零投资”的“三零”服务,确保“医院建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

截至3月1日,国网湖北电力共投入保电人员人,为全省医院、家发热门诊、1个集中观察隔离点、家防控用品生产企业、家其他重要用户保障供电。

“目前,公司还有7名员工留在武汉,为医院用电%安全保驾护航。”2月27日下午,中国华电所属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蛟介绍说。医院日夜赶工时,国电南自得知kV巡司河变电站(所用设备是国电南自所产)是医院kV主电源侧后,便立即与武汉供电公司取得联系,详细询问需求,主动提供备用的远动机装置及相关保护装置的插件,并安排技术人员24小时待命,医院建设用电%可靠。

42小时贯通米供热管道,三峡集团湖北能源集团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三峡集团湖北能源42小时贯通米供热管道施工现场。

2月14日,三峡集团湖北能源东湖燃机公司接到紧急求援电话,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被紧急医院,将提前投入使用,院内尚有多米锅炉热力管道尚未安装完成,急需完成院区热力管道铺设工作,以保障院区具备病患入住的供热条件。

作为东湖开发区唯一集中供热单位,三峡集团湖北能源东湖燃机公司立下军令状:3天完成铺设任务。

14日下午,勘察现场,商议施工方案。15日,图纸会审,协调施工断面,完成施工便道和管道敷设场地平整平方米,联系材料供应及物流。16日,8时开始施工。

18日10时,用时42小时,完成米供热管网的铺设和保温,通过验收并交付院区工程施工方。

2月3日下午,宁夏版“小汤山”医院因中央空调系统除污器堵塞影响正式投运,需紧急抢修。按常规,医院空调系统不属于华电供热负责,接到银川市政府紧急通知后,宁夏供热公司十分钟“火速”组建一支35人的抢险突击队,展开与时间赛跑,突击队员3个多小时在高空且狭小的维修空间,抢修病房空调系统多间,医院正式投运供热需求。

油、气、热、电等基础保障之外,医院设备也是重中之重。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医药作为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湖北省和武汉市物资和医疗设备采购负责单位,充分发挥全球平台和国内渠道优势,以最快速度采购、运输、配送医用物资和医疗设备,医院建设。截至2月26日,已为火神山、雷神山以及近50医院、隔离点配送十余万件防护服等各类防疫物资,并完成十多类、多批次包括ECMO、呼吸机等在内的医疗设备配送。

2月26日6时,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医药落实中央指导组指令,仅用20小时从上海采购台呼吸机运抵武汉。

2月28日上午,医院,保利集团向武汉捐赠总价值0多万元的医用设备ECMO——16台“人工肺”。当日,寄托着危重病患生存希望的ECMO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主战场。

“云平台远程会诊事半功倍”

5G医疗神助攻的“央企品质”

1月24日20时,经过连续一昼夜的高强度作业,中国电信率先提前开通医院5G网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率先携手央视频,开通了针对医院,医院施工过程中的慢直播,上亿网友在线“监工”,开创了网络互动的全新时代。医院位于军运村以北的空地。作为军运会的通信保障运营商之一,武汉联通在军运村及周边的网络覆盖工作上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武汉联通建成了比现有覆盖容量提升60%的通信网络,医院周围所有联通用户的需求。

联通5G+医疗云平台助力远程会诊。

2月25日,在中国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支撑下,横跨武汉、北京和舟山三地共六个会场的新冠肺炎CT远程会诊顺利举行。

时隔一天,2月27日下午,再度依托中国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医院董家鸿院士、上海医院葛均波院士、广州医院谢灿茂教授,为医院的医疗队进行了一场重症病例的远程会诊。据悉,这次远程会诊是针对一位67岁的重症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会诊期间,借助联通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等特点,CT影像等医疗原始文件在北京、广州、上海各地间高速传递。各位专家能够清晰研阅,现场给出权威意见,协助医院医疗队以最快速度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打造的5G网络环境下,远程会诊让救治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减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转诊、巡诊等过程中产生的交叉感染,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

据联通技术人员介绍,5G远程医疗这项“救命利器”虽非新兴事物,但随着技术发展,医疗影像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的量级越来越大,因此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顺利完成远程医疗的核心要素。

伴随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中国信科、诺基亚贝尔等负责建设的武汉医院、医院、医院及各地部分“小汤山”医院完成5G网络建设,全国多地数次实施医疗远程会诊,为助力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

“这是一个底线战场”

医疗废物处置领域的“央企担当”

医院医院的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会不会造成污染,是很多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