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才缺口500万连续3年热度最高,这一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社会民生领域应用广泛,正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人才也越发炙手可热。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高达万,这一领域的人才争夺已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立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大连理工大学相继获批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本科专业,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型人才。

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新业态的需要,也是高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价值体现。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大连理工大学在年率先设置了“人工智能”专业方向,成立了“新工科人工智能英才班”。年,学校申报并获批“人工智能”新专业,成为全国首批获得该专业建设资格的35所高校之一。同年,学校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面向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工作。

年2月,大连理工大学又获批新增了“智能建造”本科专业,该专业是依托学校“智能+土木、水利、交通、海洋”等一流学科体系,进行交叉融合而设置的本科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隶属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支撑学科势头强劲。学部“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世界第41位。此外,学校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优势明显,为拓展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学院教学科研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省级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和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辽宁省智能感知与理解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此外,学校还与华为共建了教育部“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聚焦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信息技术领域,联合开展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建立以鲲鹏、昇腾和华为云为技术底座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联合打造了22门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课程。

立足于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大工师生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捷报频传,硕果累现。年,大工教授摘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殊荣——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工博士生荣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称号(全国仅9篇)。年,人工智能学院研究成果荣获国际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最佳论文提名。年,大工学子在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的南北双赛(湛江、大连)中均斩获冠军。前不久,大工五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还在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Sim2Real挑战赛中夺得一等奖……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活水源头”。随着人类社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应用正在深入到各行各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展现出了持续性和长期性。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严重不足的人才供应。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对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市场其他岗位均低于0.4,部分岗位则达到了0.08、0.09,堪称极度稀缺。这样的局面,也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了最有“钱景”的领域之一。

图源:映象网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行业平均招聘薪酬最高,达到了元/月。而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未来人才就业趋势报告》则显示,人工智能行业中高端人才的平均年薪达到了31.04万元,为各行业之最。优厚的待遇,也让人工智能专业成为了高考家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