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井惠群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陈雨萌
疫情防控期间,按照相关要求,大连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以下简称隔离场所)人员的饮食都采取集中配送模式。隔离人员吃得怎么样?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4月7日,市市场监管局和甘井子区市场监管局的检查人员前往我市两家“隔离餐”供餐企业现场检查。
■记者现场探访制作“隔离餐”:餐餐不重样,还有“定制餐”
4月7日上午,记者在大连渊东·香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看到,操作间干净整洁,各道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公司运营总监曲鸿飞告诉记者,他们要为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部分隔离场所送餐,平均每餐每天要送份以上,最多的时候一顿餐食要送多份。遇到居民集中核酸采样时,他们还要为市内负责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早餐余份。
曲鸿飞表示,每日餐食都精心搭配不重样,且坚持安全卫生、科学膳食,尽力让隔离人员吃得健康。公司还为高血糖、高血脂等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准备了“私人定制餐”,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低糖膳食,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低脂、低钠膳食等。
■配餐过程“明厨亮灶”保证隔离人员吃上“热乎饭”
据悉,该公司还是一家学生集体用餐配送企业,服务全市43所院校,日均服务人数为余人次。
在公司的办公区,检查人员看到墙上的显示屏可同步播放后厨加工情况,从食材进入企业,到加工制作,再到成品分餐、准备配送、餐具洗消的全过程,都能找到相应的监控画面,公司的管理人员通过手机也可以随时看到监控内容,一旦发现问题,随时用对讲机通知区域的负责人立即整改。
“隔离餐原材料的安全卫生情况和烹制流程与学生餐的标准是一样的。”曲鸿飞说,公司每天都按照标准对原料进行微生物检测、水质检测、果蔬类食品药物残留检测、猪肉瘦肉精检测,全部项目合格才能开始一天的生产加工。
分餐过程中,人员定岗定位定责,高效快速,减少产品的热量损失,为确保安全的配送温度和入口温度,公司在餐盒外增加了EPE保温袋,并使用专门特制的保温箱盛装。成品装箱后要进行封箱管理,装车后会对车辆进行封签管理,做到双重防护,可追溯管理。回收的保温箱消杀后方装车返回,生产后的工器具也都会经过严格的消杀处理。
随后,检查人员又来到亚惠美食(山东路店),对门店厨房卫生、餐饮具消*,生熟食制作及配送等餐食卫生进行了检查。据了解,该门店为附近几个隔离场所供餐,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装配“隔离餐”过程中,门店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一人一份制度,且每批次必检,按照要求留样并全程保温箱配送。“隔离餐”有配送车辆专车专用,并且每餐严格消*。
■食品安全监管:为隔离场所供餐,要符合这些标准
为保证隔离人员的用餐安全,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供餐食品安全管理通知》。
根据《通知》,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推荐隔离场所选择具有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餐饮单位为隔离人员供餐。隔离场所因为客观原因需要选择普通餐饮单位供餐的,要选择有资质的餐饮单位,并具备相应供餐能力的后厨规模以及从业人员队伍。
同时,《通知》对隔离场所自己供餐的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隔离场所要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把好人员健康关、进货查验关、清洗消*关、加工制作关,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晨检、食材索证索票等相关制度。对厨房卫生、餐饮具消*,生熟食制作及配送等餐食卫生进行检查清理。每日三餐留样必须符合规程;热食类食品要“烧熟煮透”。
据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负责人宋晓明介绍,目前全市共有85家为隔离场所人员供餐的餐饮单位,其中具有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资质的餐饮企业16家,普通餐饮单位18家,由隔离酒店自己供餐的有51家。
根据相关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加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普通餐饮单位的供餐食品安全监管。自己供餐的隔离酒店需要严格落实自身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驻隔离酒店的隔离管理专班要全力加强现场食品安全管理。